【天塌了。】 【二十万大军毁於一旦,无数文官武将战死,最为精锐的三大营全军覆没,京城已经不堪一击。】 【後宫太后和皇后哭成一团,京城中的大臣们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急得跳脚却又没有办法,千头万绪从何处做起?】 【最重要的是皇帝是生是死?】 大明。 洪武时期。 朱元璋禁不住打了个冷战。 他感到浑身发冷。 “天幕不说咱都忘了!” “你小子把京师迁到了北京。” “这小混账把京师的军队都带出去打了个精光,这下北京城怎麽办?!” 危机! 大危机! 这瓦剌歼灭了大明最精锐的二十多万大军,即便是此刻想要从南方调兵前来,那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解燃眉之急的。 他大明该如何度过这样的难关? 其实…… 这样的危机,比起朱元璋当初和陈友谅决战前夕一比,也不算什麽。 只是…… 此刻的大明,有这样的主心骨吗? 朱元璋冷冷的看了此刻吓坏了的朱棣一眼。 虽然看不上这小混账,但是他打仗的本事朱元璋是认的。 如果此刻京城有着朱棣坐镇,那事情还不到无可挽回。 可是…… 皇帝是朱祁镇这样的货色。 “朱祁镇……猪骑朕?” “原来天幕之前那猪骑朕说的就是这个蠢材。” 朱元璋急的跳脚,却又没有丝毫的办法。 “京师的大臣都带走了那麽多,京师还有能主持大局的人吗?” “你小子能给子孙後代留下什麽?” “咱那孙媳妇要是还在,大明能让这个小混账搅和成这样啊!” 愤怒过後,朱元璋也冷静了下来。 “还皇帝是生是死?他赶紧死了吧!” “当务之急,是立一个新的皇帝。” “这个新皇帝还得有主持大局的能力……” 前宋的教训历历在目。 宋徽宗跑了,新皇帝是宋钦宗,结果如何自不必说。 “儿臣丶儿臣以为,大明会安然度过此次危机。” “毕竟……到那崇祯时,北京依旧在大明手中……” “瓦剌也就嚣张一时……” 朱棣小心翼翼的说道,生怕再因为什麽触怒了自己的老爹。 “爹,四弟说的是。” “想来,我大明能出一位力挽狂澜的皇帝,侧面想想,他代替了朱祁镇,也是一件好事……” 看着弟弟挨揍,刚刚没有出手劝阻的朱标,此时也接着朱棣的话说道,安抚着朱元璋的情绪。 大秦。 “数十万大军毁於一旦,还是这明朝最精锐的京营。” “怕是即便度过此次危机,与那瓦剌的攻守之势也转变了吧?” 嬴政摇了摇头,说道。 “明成祖数十年之功毁於一旦啊。” “後面能否再出一位英武的皇帝,重新打回去,可就不一定了。” 看了那麽多朝代,嬴政也知晓,一个朝代越往後,越难再出现明君。 “朱元璋丶朱棣丶朱高炽丶朱瞻基丶朱祁镇。” 简单的数了数,嬴政一阵沉默。 他不禁看向扶苏。 一时间无言。 “虽然是个败家子,但好歹已经是第五代了。” 闻言,扶苏低声提醒了一句。 “父皇,少说了一个朱允炆,虽然是孙辈,但实际上也算是二代。” 嬴政:“……” 【皇帝活着,但还不如死了,因为他被瓦剌掳走,成了人质。】 【瓦剌这边给的说法很简单,给钱。】 【可是给多少呢?】 【大明的群臣们犯了难。】 【人的欲望是不能永远不会被满足的,如果说能有一个准确的数字把皇帝换回来,也就罢了。】 ap 【可是,前宋的教训还历历在目呢。】 【那宋钦宗给了那麽多钱,金国放过宋朝了吗?】 【所以,不能给钱!这是大明群臣们,做出的判断。】 【不给钱,那就只剩下两个选择了,要麽打,要麽逃。】 【而在此之前,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需要解决。】 【大明,需要一个新皇帝。】 大宋。 赵匡胤眉头微皱,有些无奈。 “所以说这大明是没有妥协,也没有南迁啊……” “前宋的教训……” 这话听着,真是有点儿扎耳朵。 “现在此事我大宋已经知晓了,就不要再出现了吧……” 【第二天来了,这一天是正统十四年的八月十八日】 【早上,朝会由郕王王朱祁钰主持,朱祁钰是朱祁镇的弟弟】 【朱祁钰本就是朱瞻基身边的侍女吴氏所生,与孙皇后所生的朱祁镇这种嫡子是没法比的,所以……打出生起,这皇位,本就与他不会有关系。】 【朱祁钰也乐的做个闲散王爷,只是……谁都没有想到,大明的皇帝,会被瓦剌俘虏,而朱瞻基又只有两个儿子,这下,大明所有朝臣的目光,都看向了他。】 【不过,今天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决定,大明接下来是战还是逃。】 【群臣们大多没有不知该说什麽,只是在朝堂上嚎啕大哭。】 【只有徐珵第一个大声说道:“我夜观天象,对照历数,发现如今天命已去,只有南迁才可以避过此难。”】 大明。 “战…逃?” 甚至於,就连朱元璋自己,都拿不清楚了。 他只下意识的,想想如果自己处在那个位置。 他是不会跑的。 不过…… 大明此时的情况如何? 这朱祁钰这个闲散王爷是否可以担当大任,谁能够力挽狂澜? 这些都不知晓。 如果这次再输,那後果绝对不会低于靖康之变。 “……” 朱元璋沉默了。 “儿臣以为,这朱祁钰,必是个明君。” 一旁的朱棣低声说道,主要是…… 这昏君过後,要是再出了宋钦宗,宋高宗这样的,他恐怕又得一顿打。 “哼!” “你小子少说那些没用的,是与不是,咱自己会看!” 不满的嘟囔了一句,朱元璋认真看向天幕。 大唐。 “南迁,划江而治吗?” “整个北方都丢给瓦剌?” “就因为这一败?” 李世民连连摇头。 他是绝对不赞同的,哪怕是输了也决不能这样。 还是那句话。 只有能守住京师,敌军自会退去。 二十万大军,的确伤筋动骨,但还远远没有到足以灭亡一个中期王朝的程度。 “此战过後,瓦剌已成骄兵,明军若能得一主心骨,能守住北京。” 无论是皇帝,亦或是大臣。 李世民将目光看向天幕。 无论是那徐珵还是那朱祁钰。 李世民并不妨碍大臣们的讨论。 此刻正在讨论此刻情况的贞观群臣们,也有一些与李世民的意见并不相同。 “京师精锐尽丧,不说能否凑齐守城将士,便是粮草,多半也被此前出征时带走了多半,守城有馀粮否?” “若是没有,临时拉起的军队无法野战,守城…岂不又是一座睢阳城惨剧?” 东汉末年。 程昱捋了捋胡子,淡定的看着这一幕。 “主公,徐珵这般人必不会少,若是臣主事,必先引出主和派,以及这般想要逃走的,然後将其等连同家族,全都做成肉乾。” “再招募乡勇守城,如此兵员丶粮食问题自解,还清理了祸害。” 本站采用okie技术来保存您的「记录」和「书架」,所以清除浏览器okie数据丶重装浏览器之类的操作会让您的进度消失哦,建议可以偶尔截图保存书架,以防找不到正在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