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镇那边呢?】 【如果说到此为止,大明朝换个皇帝,北京城被守下来,堡宗的风评,最多比肩徽钦二帝,远不会像今天这般出名。】 【但接下来,他成功靠着一系列骚操作,冠绝古今】 【他不仅亲自写信告知自己被俘,要求朝廷赶紧拿钱来赎。】 【紧接着,来到了此刻大明的重镇宣府城,城下叫门。】 【“开门!朕是皇帝!”】 【好在,城内守将杨洪没有答应,只回复道:“天已暮,门不敢开”】 【这把也先气坏了,自己手里有着你大明朝的皇帝,当即叫杨洪出来。】 【“杨洪出差了”这是守城将士的回答。】 【而实际上呢?杨洪则是一边假装不在,一边在一旁下令:“出城者斩。”】 【宣府叫门不成,也先又带着朱祁镇来到了大同。】 【大同此刻的守将是郭登。】 【面对朱祁镇的叫门,郭登最後只是回复——臣奉命守城,不知其他。】 【无奈的也先只能带着朱祁镇四处叫门,但无人回应。】 【直到也先带着明叫帝朱祁镇一路来到了北京城下……】 大明。 明宣宗时期。 饶是自己亲生的,此刻的朱瞻基,也是忍不住拳头硬了。 “朱祁镇……你到底想干什麽!想干什麽?!” “去把太子叫来!” 已经气疯了的朱瞻基,打算今天要狠狠地修理一顿这个该死的朱祁镇。 哪怕他现在才只有三岁。 一旁,老老实实跪在一边的王振,此刻早已经被吓破了胆。 朱瞻基更是闻到了一股子骚味儿。 “你个肮脏的阉货!” “朕让你侍太子讲读,你就是这麽报答朕的?!” “三杨?朕留下的内阁辅臣也是你能奚落的?” “朕大明的数十万大军,都被你给害死了!” “大明的京师,若不是有于谦,都会被你给弄丢了!” “大明的太子,日後怎麽会变成这样?!” “朕杀了你!” “——啊!!!!” 说着,目眦欲裂朱瞻基拿起一旁的花瓶直接朝着王振的脑袋砸去。 如果说之前朱瞻基虽然生气,还能保持冷静的话,但是看到了此刻朱祁镇被俘虏之後还去边关重镇叫门,他可就彻底綳不住了! 这可是那徽钦二帝都没干出来的事,被他的亲儿子干出来了! 太丢脸了! 丢脸到难以置信,无法想象。 对於朱瞻基来说,这简直就是千古昏君第一人,还被他赶上了,是他亲儿子。 这实在是太难綳了。 此前,虽然恼火,但是朱瞻基还是有些担忧朱祁镇会不会就这样死在外面的。 但是现在……不担心了。 这畜生怎麽不直接死在乱军之中? 这是此刻朱瞻基的想法。 不过,更让他愤怒的是,这个该死的太监王振,和此刻的朱祁镇,脱不了干系。 “陛…饶命!…下饶命啊!” 被砸的头破血流的王振吓得个魂飞魄散,已经连说话都说不清了。 “不用你来说。” 发泄了一通,冷静了些许的朱瞻基,目露凶光,一把抓起王振的衣领冷声道。 “朕自会饶你一命。” “毕竟,让你这麽死,太便宜你了!” 大宋。 宋高宗时期。 “哦” “原来如此!” 赵构一脸恍然大悟的表情。 “这个叫门天子的原来是这个意思!” “啪啪啪啪!!!” 鼓了鼓掌,赵构今天有些开心。 主要是…… 这家伙更逆天的皇帝出来了,他不禁偷偷看了一眼岳飞。 一时间,不禁有些纳闷。 这家伙如此逆天的存在都有,他给金国送点钱怎麽了?有什麽问题? 毕竟,他可没有被俘虏,没有去叫门。 想到这里,赵构不禁咳嗽了两声。 “咳咳……” 然後面露出几分怒意。 “身为皇帝!怎麽能如此没有骨气!” “去叫自己家的城门!” “既然被俘!不如死在外面算了!” 如是说着,也不知有几分真情或者实意,又或者是,为那两位此刻尚在北边的父兄感到‘开心’。 有着朱祁镇的例子,朝臣们恐怕更不希望他俩回来了。 大宋。 赵匡胤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些什麽。 “朕记得之前那个评论好像说过一句,猪骑朕跑的没有驴宗快……” “起码,比起这朱祁镇,朕的宋太宗是会跑的……” 嘲笑了两声,哪怕是看这明朝的事情,也着实是给赵匡胤看无语了。 “这小子难道真的不知道他在做什麽?” “实在不行就自裁了吧!” 看的也有些生气的赵匡胤,扶了扶额。 “哪怕是之前被王振忽悠没反应过来,现在都把大明害到这种地步了,难道还不知道悔改吗?” “这要不是于谦力挽狂澜,你这明朝也要分成南北了啊。” “……” 一提起这个,赵匡胤就生气。 他大宋,何尝又不是两个愚蠢的皇帝瞎操作,导致到了这种地步。 不过即便是宋徽宗宋钦宗时期,也远远没有明朝这般好的局势。 毕竟……整个燕云十六州,长城防线全都在手里啊!你说你出去浪什麽! 大唐。 “……” “……” 贞观群臣们一时间鸦雀无声。 饶是已经见惯了大场面,甚至已经看到了这朱祁镇被俘,他们都没有想到,竟然还能逆天到这种程度。 “好像……比起朱祁镇,唐玄宗起码知道跑……” 李世民无语了,他没想到,他竟然有一天能够在後期的唐玄宗的身上找到一个优点,那就是跑得快。 没有像这朱祁镇一样被俘虏,然後为了活命到处叫门,不然更丢人。 大秦。 “秦汉唐明清……” 嬴政默默地数了数几个天幕讲述的稍多些的朝代。 “这般昏君,谁又能例外啊……” 叹了口气,嬴政只觉得心累。 就算前面的皇帝做得再好。 後面的皇帝总会出现这样的不孝子。 明君明的基本上都是那一个路数。 但是昏君可以昏的五花八门。 有贪图享乐不理朝政的,有卖官鬻爵的,有看上自己儿媳把国家搅的一团糟的,有过度自信一波把家底赔光的。 相比之下,崇祯丶道光这种什麽能力没有,只知道瞎努力的,都算好的了。 “刘恒丶李世民丶朱棣……” 扶了扶额,嬴政发现了一个盲点。 那就是…… 这些长命的,两三百年的王朝,都有一个水平不错的‘太宗’皇帝。 哪怕是那宋太宗,也只能说比不过这几位,比起天幕讲述过的大多数皇帝还是要强得多的。 甚至於後人瞧不上的那宋高宗,也比胡亥丶杨广丶朱祁镇等人强得多得多。 “扶苏啊……你有什麽想法?” “儿臣……” “倘若陷入如此境地,儿臣情愿一死,绝不拖累大秦。” 自是看得出父皇对他不怎麽满意的扶苏,垂首说道。 嬴政:“……” “你是个好孩子……” 沉默了会儿,嬴政摇了摇头道。 “不过你知道,这不是朕想听的。” “朕想问你,你觉得,为何一个朝代无论开国皇帝如何,後面总是会出现这样的君主?” “似我大秦的胡亥,唐朝的玄宗,宋朝的宋徽宗宋钦宗,明朝的这朱祁镇?” “这是不可避免的吗?” 闻言,扶苏面露苦色。 “父皇,这般问题,後世千百年了都未曾解决,儿臣愚钝,又怎能知晓如何避免呢。” “不过,儿臣看来,无论是那李世民还是朱棣,都是竞争上位。” “儿臣自知愚钝,如果父皇觉得儿臣不能担当大任,或可……让其他弟弟们也参与进来。” “这样,我大秦二代或许能有几分後世‘太宗’之能。” “儿臣……同样只想大秦千秋万代,绝无私心。” 嬴政:“……” 听着这番话,嬴政看着躬身的扶苏,心中五味杂陈。 “儿臣告退……” 说完,扶苏便躬身退走,或许是觉得在这里压力太大,不愿意继续待下去了。 大明。 洪武时期。 朱元璋笑着看向了此刻正一步步往外面挪的朱棣。 “呦?” “咱家老四,是急着去哪啊?” “怎麽也不打声招呼,就想走啊?” 闻言,一副死了爹的表情的朱棣,哭丧着脸道:“爹,这跟我没关系,没关系啊爹……” “我都没见过他!” 他已经急坏了,今天因为这天幕上的小比崽子没少挨揍。 “你急什麽。” “天幕还没讲完呢。” “你爹我这点耐心还有。” “讲完之前,绝不揍你。” 一脸笑意的朱元璋,和蔼的按了按手掌,示意朱棣不要害怕,那看的朱棣是心惊胆战。 他知道,自己老爹不是不是生气,而是已经气疯了。 气过火了。 比起这样的老爹,他更宁愿看到此刻的朱元璋直接拿皮带过来,这样好歹有多疼心里还算有点儿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