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殷蛟知道殷揖的想法,他也压根不当回事。老子的命都像风中残烛一样飘零不堪,哪有功夫装模作样。 他只知道,八月下旬的天气真的很热,不洗脚,晚上一脱靴子,都他娘的腌入味了。 “贼寇杀我曹王兄,来势汹汹,军中上下皆是严阵以待。唯有你,似乎毫不在意。”殷揖若有所指的说。 你是不是想说,我巴不得济北王打死你们,然后我就能直接逃回临淄国了? 殷蛟心里腹诽,但嘴上却没这么说。他手指济水,开口道:“大军自洛阳始,入汴渠,进济水,一路倚仗水运,不费吹灰之力抵达济阳。而今三军整装待发,甲胄兵戈齐全,后勤粮草更是依水路源源不绝而来。如此,天时地利人和,三者齐备,先者已是立于不败之地。 反观济北王,虽借楚贼起兵之势,悍然谋反,袭击曹国,屠戮宗室。此番他虽得先手,但后继不足。眼下我军立足稳固,济北王若是胆敢率军来犯,必是死路一条。” 殷揖挑眉,接着问道:“那你觉得,他会进攻吗?” “我哪里知道。”殷蛟摇摇头,嘴角一弯。 济北王会进攻吗? 答案是一定的。 他不进攻只能南下与楚王汇合,可如此一来,符亚戊只消派遣一支劲旅攻打济北国的同时,再派遣一支兵马在半道设伏,便能叫济北王痛不欲生。 如果他不南下,那就只能直面朝廷大军。 他手中的兵马,出其不意拿下曹国已算走运。但在朝廷的十几万大军面前,压根不够看。 想到这里,殷蛟不由微微吸口凉气。 幸亏上辈子选修课的时候认真听过,不然真的是两眼抓瞎。 两个少年闲聊之时,战场已经发生变化。 得知朝廷兵马抵达陈留,济北王立即亲自率领三万兵马进驻定陶。 济北王也上年纪了,虽然他身材不是很高大,但身板很直。头戴铁盔,手抚佩剑,立于案前。 “朝廷兵马是何人领军?” “父王,斥候消息,朝廷领军大将军正是长安侯。”济北王太子殷平德开口回答。 “果然是符亚戊。”济北王脸上露出不出所料的表情。 将军畀拱手道:“大王,符亚戊乃是高皇帝爱将,身经百战,而今既是他领军前来,我们不可大意。” “老东西早该陪葬先皇,苟延残喘度日,不过徒惹人笑。诸位不必过于担心,今时不同往日,符亚戊既要身败名裂,寡人必定亲手成全他。” 稍顿,他看向世子,“平德,我料定朝廷大军匆忙赶赴陈留,必然立足未稳。今夜你与将军畀率三千骑,袭其营,先发制人!” 殷平德不疑有他,当即拱手承命。 随着殷平德与将军畀下去准备,国相范丕有些疑虑道:“大王,而今临淄王始终未有消息,是否是个隐患?” 济北王摇摇头,冷笑道:“你放心吧,临淄王那边,根本不用担心。” 对方早已暗中派人接触自己,还有什么担心的。 再说,临淄王太子可在长安手里啊。 “那楚王呢,可有指示?”范丕接着问。 “兄长那边,你暂时不用管。待寡人打退符亚戊,便于陈留迎奉兄长大军。”济北王自信心爆棚。 临淄国。 临淄王凭栏而立,手中捏着两份来自长安的消息。 一封是管子介的信,讲述殷蛟索要死士之事。 一封是殷蛟在长安遭到刺杀,又随长安侯前往陈留的信。 两封信看完,临淄王便大概了解儿子的想法。 他不想被朝廷裹挟来到前线,进而让临淄国左右为难。 使自己遭到刺杀,图谋在于留在长安,给临淄国争取时间。 “好孩子。”临淄王低低一叹。 相比较还在挣扎的儿子,临淄王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多。 但为儿子的安全,他又只能继续隐忍。 “大王,济北王那边已经抵达定陶。朝廷兵马也已身在陈留,想来近日双方必有一战。”商谊走到他身后低声说。 闻言,临淄王远眺大海。 “济北王生死难测啊。” 商谊颔首,喟叹道:“长安侯弓马娴熟身经百战,又兼漕运之利,兵马之壮,济北王此番逞强,或许会丢掉性命。” “你认为长安侯会选择如何攻打济北王?” 商谊略做思忖,言道:“有济水之利,朝廷兵马旦夕可至定陶,水陆并进,方是稳妥之策。” “朝廷有济水之利,济北王也有啊。”临淄王说。 “但,济北王兵马不足。”商谊笃定道:“虽说朝廷兵马远道而来,可一路上都能坐船,并未有所损耗。如若济北王打着朝廷兵马立足未稳,突然出击的主意,怕是要吃大亏。” 临淄王一笑,轻轻舒口气。 “派人将消息传给楚王吧。” “是。” 随着商谊告退,临淄王缓缓捏紧信件。 “蛟儿,再等等,再等等。” 当夜,打着偷袭的主意,殷平德和将军畀率领三千骑很快接近济阳朝廷大营。 在斥候确定位置之后,殷平德立刻命将军畀率军发起进攻。 “太子,是否需要确认一番这是不是符亚戊帅帐所在?”将军畀谨慎的问。 “若是如此,那岂不是更好。”殷平德一脸得意道:“倘若出其不意,一举拿下符亚戊,朝廷有多少兵马也得望风而降。” 将军畀迟疑道:“太子不可大意,如若真是符亚戊帅帐所在,那朝廷的主力兵马压根不在陈留,而是早已抵达济阳。如此一来,对方必然有所准备,我们不能贸然进攻。” 对将军畀的畏缩,殷平德有些不满意。 “将军,现在我们才是袭击的一方。优势在于我们,而不在朝廷。若是把握不住,待他们站稳脚跟,再想袭击,可就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可……”见王太子一意孤行,将军畀也不敢违背对方命令。 因此,他当即率领兵马,向着济阳发起进攻。 想来,朝廷应该不会把主力放在济阳吧。 毕竟,这里无险可守,符亚戊这样的老将军,应该不会有如此失误。 何况,朝廷主力,不一定能这么快抵达济阳。 抱着这个想法,济阳朝廷大营,已经映入将军畀眼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