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70年代:有空间你不打猎倒卖?

关灯
护眼
第291章 打粑粑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王成刚本来想说二两粮食太少,但,没有脸说。</br>

按规矩,应该是春梅妹子招待大家才对。</br>

但,几十号人,怕把她家几个月的口粮吃完。</br>

瞅着家族老老少少,王成刚说着违心话:</br>

“二两粮食差不多了,煮稀饭一家子一天都吃不完。便宜我家妹子了!”</br>

“哈哈哈,都是一家人,没必要计较那么多。</br>

春梅这妮子,也是我们看着长大的。”</br>

几个兄长,长辈,一阵欢快的笑声传来!</br>

“至于大梁,要不换一棵吧!”当柴火,王成刚也不想要,太重不说,还硬,这死木头,砍都砍不动。</br>

当初就是觉得这树够硬,当房梁刚刚好,费了好大功夫,才搞回来!</br>

谁知,新的问题又出现,实在是太重,自己不想让家族兄弟跟着受累。</br>

要是自己不瘸腿,还无所谓,可以咬牙一起抬到小平大队去。</br>

现在,有人居然还嫌弃它太小,这都差不多有脑袋大了,这还小啊!</br>

要是再大一圈,不得累坏叔伯兄弟们。</br>

“成刚,换啥树木,你不要说杉木啊,那玩意儿,是很笔直,大一些,但太脆,容易断,不能做大梁。”</br>

“要不梓木,这树不易断,还勉强能做大梁。”</br>

“我觉得松木也还可以,好多人家都用这种树木。”</br>

“松木不行,也容易断,要我说,还是去砍一棵大一点的小叶紫檀。</br>

这种树木做房梁最好,你们估计多少还有一点记忆。</br>

那时候大队里有一栋木房子就是小叶紫檀建造而成。</br>

不出油不说,还不生虫,可惜了,被有些人一把火就给烧没了!”</br>

见王成刚还在犹豫,有人看出了他的心思:</br>

“成刚,你不会是觉得自己一路背着手去,不抬一肩,你不好意思用这么重的木头吧?”</br>

众人都用怀疑的眼神瞅着王成刚,这家伙,都瘸一条腿了,还这么死要面子?</br>

王成刚被道破心思,很是不好意思:“我没有,再换一棵大的就算了,这一棵也不小了,都有脑袋大了,做大梁绰绰有余。</br>

这树这么硬,大的就留给别人到时候建猪圈吧!随便它咬,牙齿咬断都咬不动。”</br>

剩下的小半截小叶紫檀,王成刚也懒得劈开当柴火,太硬,等日晒雨淋,烂了再说。</br>

“行,等过冬不忙,我也去砍几棵来做个猪圈,自己养不起,帮大队养也是一样。”</br>

“那收拾收拾,出发吧,不要耽误春梅这丫头的上梁吉时。”</br>

听到出发,一群孩子高兴的不行:“出发了,出发,终于可以去姑姑家啦!”</br>

……</br>

小平大队,妇女们正在帮忙蒸糯米饭,等下用来打年糕。</br>

当地习俗,上大梁不仅要撒糖果,花生,还要撒年糕,馒头。</br>

有些人家,还撒钱。</br>

当然,几分几毛,意思意思一下就行。</br>

“让开,让开,小心粑槽撞到你们脑袋。”</br>

杨光国肩膀上扛着打年糕的槽子,一边走,一边吼着窜来窜去的孩子们。</br>

为什么叫粑槽,因为在西南地区,有些方言叫年糕就叫粑粑,打年糕,也叫打粑粑。</br>

“光国,你这家伙没卵用啊,怎么把这个小木粑槽抬了过来,不是还有一个石粑槽吗?”</br>

杨光国瞪了杨昌平一眼,这家伙站着说话不腰疼,那石粑槽几百斤,自己一个人能抬得动?</br>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