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流华录

关灯
护眼
第五十二章 胜负当易手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帅令既出,阳翟大营这座沉睡的钢铁巨兽轰然苏醒。呜咽的号角声撕裂了六月沉闷窒息的暑气,一声接一声,穿透营垒,回荡在四野焦渴的土地上,宣告着新一轮杀戮的开启。随之而起的是兵甲铿锵的轰鸣,万千甲片摩擦碰撞,汇成一片肃杀磅礴的金属潮音,由疏至密,由远及近,最终化为席卷整个营盘的澎湃怒涛。辕门洞开,令骑如离弦之箭,背负着墨迹淋漓的军令,驰向各营。旌旗猎猎,刀枪如林,无数双被战火淬炼过的眼睛,望向中军大纛的方向,杀意与决心在沉默中沸腾。这座大营,顷刻间化作一座精密、冰冷、只为碾碎敌人而存在的杀伐之器,只待那执掌枢机的手指,落下致命一击。</br>

俯瞰这万里烽烟的中原战局,那看似稍纵即逝的“大好”平衡,实则是用无数无名骸骨与未冷热血,一层层、一片片艰难堆砌而成。</br>

目光越过巍巍太行,投向那被血色浸透的河北大地。大贤良师张角,这位掀起滔天巨浪的太平道魁首,亲率数十万黄巾主力,裹挟着焚城灭国的符水妖氛与燎原怒火,如一条被彻底激怒的九天真龙,挟天地之威,欲将汉室江山撕成碎片。其势之狂,其焰之烈,足以令山河失色。然,在巨鹿、广宗那犬牙交错的险要之地,一道看似单薄却坚韧如亘古磐石的身影,硬生生将这滔天狂澜死死钉住!北中郎将卢植,这位通晓经义更谙兵机的儒将,深知张角妖兵锐气正盛,避其锋芒,不求一役定乾坤的虚名。他深沟高垒,依山傍水,将麾下有限的百战精兵化作一道道血肉长城,扼守咽喉要隘。任凭张角符水漫卷,人潮如蚁附般昼夜猛攻,卢植自岿然不动。他那沉稳的帅旗,便是河北大地上一根定海神针,任凭怒涛拍击,我自砥柱中流!正是这道以血肉和意志铸就的“铁闸”,死死锁住了张角这条最凶猛的怒龙,使其滔天之力无法倾泻南下。若无此闸,整个中原腹地,早已是黄巾符水漫灌的泽国!</br>

正是卢植在河北以身为盾,硬撼张角主力,才为中原腹地的皇甫嵩与右中郎将朱儁,撑开了一片弥足珍贵的腾挪周旋之天地。两位帝国柱石,得以从仓促应战的被动中喘息过来,从容调度,将帝国在中原尚存的精锐力量,编织成一张无形而致命的“天罗地网”。他们的目标,便是绞杀豫州黄巾最凶戾的两股主力——波才与卜巳。皇甫嵩坐镇颍川,如猎鹰般紧盯波才动向;朱儁则游弋策应,或截断粮道,或袭扰侧翼。一张巨大的死亡之网,正在颍川大地上悄然收紧。</br>

视线南移,那富庶的南阳盆地,此刻亦化作战血修罗场。自号“神上使”的张曼成,数月来驱策着数万被狂热信仰裹挟的信徒,以符水为引,以黄天为号,如决堤的浑浊狂潮,一波接一波,疯狂冲击着千年雄城宛城的坚壁。每一次冲击,都伴随着震天的嘶吼、飞溅的血肉和燃烧的云梯。然而,南阳太守孙宇与都尉赵空,一儒一武,配合无间。孙宇抚民守城,调度粮秣,稳如磐石;赵空则如出鞘利刃,每每在黄巾力竭之际,率敢死之士突出城门,予敌迎头痛击。数月鏖战,宛城坚壁之下,黄巾伏<a href="https://www.qidianxin.com">新笔趣阁</a>累累,攻势一次比一次疲软。张曼成的锋芒,在这座铁壁合击的坚城面前,已被硬生生撞得头破血流,那狂热的“神上使”光环,在现实的铁与血面前,寸寸崩折。城下累累白骨,无声诉说着攻守双方的惨烈与绝望。</br>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br>

喜欢流华录请大家收藏:()流华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