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右营杨英那边也是一样,训话的内容也都是谁要是让我不能进步,我就要给谁一点厉害瞧瞧。</br>
这铁营时上上下下就在这两个管营的进步之心的驱动之下,这积极性和士气达到了顶点,大伙们都卯着劲准备给官兵一点颜色看看。</br>
...</br>
再把视角转到官兵这边来。</br>
这张应昌的宣府镇标营不算辅兵的话有三千多人,下辖总共五个部,火器一部、骑兵一部、步军三部。</br>
其中骑兵三百人,火器部六百多人,三个步军部每部大概七八百人左右,也差不多是属于满编状态。</br>
至于张应昌家丁则是没有多少只有六百多人,其中有三百多人是骑兵另外三百是步兵,不过这三百步兵也是以马代步的。</br>
按理说这张应昌作为一个总兵而且还是榆林将门不应该只有这么点家丁的。</br>
这张应昌在过去巅峰时刻家丁差不多有一千人左右,不过在崇祯七年皇太极入侵大同的时候,他当时是山西总兵被调到大同增援。</br>
张应昌在大同跟鞑子打了几仗都吃了大败仗,以至于家丁损失的就只剩下这六百多人。</br>
这张应昌虽然是榆林将门,但他这一代在外面当官不止他一个人,他的弟弟张全昌现在甘肃镇当副将,另一个弟弟张德昌现在山西当游击。</br>
所以这家族的资源并不是他一个人独占,他的两个弟弟也要养家丁也要迎来送往,这也就导致张全昌无法及时的补充家丁。</br>
这也是为什么张应昌剿贼如此积极的原因,他只有不断的打胜仗加官进爵为家族争取荣誉与地位,这家族的资源才能向着他倾斜。</br>
...</br>
此时只见这官军的二十多门弗朗机炮车在官军步兵阵线的前面一字排开,排开的长度大概有三百多米左右。</br>
每门弗朗机炮都有两个辅兵在推着往前走,至于那些炮兵则是穿着棉甲空着手跟在炮车的后面。</br>
跟着炮车后面的也一群辅兵在推着独轮车,每门弗朗机炮车的后大概有五六个独轮车,这些独轮车上放着火药、铁砂、弗朗机的子铳以及塞炮口的木塞子还有用来降温的水桶和毛巾。</br>
在炮兵阵线的后面,这张应昌将麾下的三个步军部给摆成了一个大型横向的三叠阵,也就是将三个步军部的阵型给摆成一个横向的长方形,其左右长度大概应该两百多米左右。</br>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br>
喜欢穿越明末:带领农民起义请大家收藏:()穿越明末:带领农民起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