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三毛,要科举

关灯
护眼
第2章 性格很闷骚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别人家都是小儿子大孙子,老头老太掌中宝,搁在老陈家就只对了一半。</br>

小儿子是草,大孙子是宝。</br>

今天晚饭是一碗田鼠肉,一盆荠菜,搭一锅芋头饭,因为是农忙时期,米饭放得多,芋头放得比平时少一些。</br>

老陈家没有特别重男轻女的情况,全家人都是在一张桌子上吃饭。</br>

个个都能吃饱。</br>

就是大人得到的芋头饭多一些,因为大人是干活的主力,胃口也大,吃多一些也正常。</br>

全家人坐在院子里吃着难得的肉块,说说笑笑好不热闹。</br>

一天的辛苦仿佛全消失的无影无踪。</br>

......</br>

次日清晨。</br>

阳光透过薄雾,斜照进了这个只有几十户的小村庄。</br>

此时,陈家村还是一片宁静,多日的农活压倒了众人的身体,就连公鸡打鸣都叫不醒。</br>

陈家村这一片原本是荒地,杂草丛生。</br>

因为三十多年前南北方战乱,百姓流离失所。</br>

大家见这里背靠大山,前面又有一条小溪流经过,一致决定在这里安家落户。</br>

后来,也有一些其他姓氏的百姓经过,见这里环境好,不愿意再四处流浪,就一起组成了陈家村。</br>

大部分的人口都是姓陈,村长也就在陈姓当中选出,后来南临朝成立,大家又重新有了户籍,不再是流民。</br>

陈大柱和亲弟弟陈小柱跟着父母一起来到这里,因为战乱多年四处奔波的原因。</br>

吃不饱穿不暖。</br>

陈大柱的父母身体留下了很多疾病,在等陈大柱兄弟俩娶妻后不久,就先后去世了,再后来兄弟俩分了家。</br>

陈大柱夫妻重新起了三间房子,因为人口越来越多,又起了三间,加在一起就是六间茅草房。</br>

陈大柱夫妻住了一间正房,另外一间正房当堂屋用来待客。</br>

左边有两间厢房,第一间是陈大竹夫妻和孙子陈三毛住,另一间原本是女儿住。</br>

后来出嫁了就是孙女们一起住。右边厢房是陈大林夫妻住,剩下一间则是灶房用来烧水做饭。</br>

陈大柱今年四十四岁,和钱氏成亲后一共生了二儿一女。</br>

大儿子叫陈大竹,今年二十八岁,和妻子林花儿生了二女一子。</br>

大喜今年是十岁,三喜是七岁,小儿子三毛刚刚五岁。</br>

二儿子叫陈大林,今年二十四岁,和妻子李大丫只生了一女。</br>

女儿就是家里的二喜,现在也是七岁。</br>

女儿叫陈小巧,九年前已经嫁到镇上另一边,离陈家有几十里地,丈夫是一个货郎。</br>

平时要伺候公婆要照顾孩子,除了重要节日其它时间都难得回一趟。</br>

老陈头性子闷骚,生的两个儿子也随他了的性子,是半天都放不出一个屁来的那种。</br>

儿子找的媳妇也是内向的性子,在自家人面前能不停地说,到了外人面前半天说不出一句话。</br>

喜欢我,三毛,要科举请大家收藏:()我,三毛,要科举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