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比计划的时间来得快。 祝茵淡然一笑,亲自拎过了山药瘦肉粥,跟着郑嚒嚒进了内阁。 她一身粉霞锦缎制成的流仙裙,仔细看去,那绣花处,镶嵌的是珍惜玉石。 “皇祖母万福金安,孙媳特来请安,愿皇祖母福寿安康,吃得饱睡得香。” 郑嚒嚒一愣,太后轻笑了一声,扫视着祝茵。 “这请安说词,倒是新鲜。” 太后没叫起来,祝茵就这么跪着,挂着灿烂的笑容,回应道:“皇祖母,孙媳听闻您一直没胃口,心里就是期盼您能多吃饭,睡好觉,所以就这么说出来了,还请皇祖母不要怪罪。” 太后依旧没叫起。 “这粉霞锦十分难得,光这色料,一丝错了,颜色都出不来。” 太后话里话外提点着,端起茶杯也只是沾了下嘴唇,斜昵看着祝茵。 她自顾自的抬起袖子,展开展示着。 “皇祖母,您也觉得很好看是不是,孙媳也喜欢的紧,制出来就做了衣裳,等下次再有新的,还想做个配对的鞋子。” 郑嚒嚒心里也揪揪着,看向太后,像是没生气的模样,后悔说这粥好吃了。 这些天,太后不吃,都赏给了她,今后,怕是吃不到了。 “太子妃,你就不怕太过于奢华,没了清议?” 祝茵摇了摇头,说道:“皇祖母,孙媳可不这么认为。” 她趁着太后诧异,侃侃而谈着。 “皇祖母,孙媳穿得好看也没有越过本分,这些珠宝首饰,都是家人长辈对我的祝福,我换着花样佩戴,心里高兴,而衣裳穿得好看,一方面是喜欢,但也是为了给别人带来好心情。” “就比如现在,皇祖母,你看孙媳这身好看,心里就畅快,高兴。” 太后对这样新奇的见解产生了兴趣,许久心里未起波澜了,抬手让她起来,还赐了座,邀请一同用晚膳。 祝茵拿过汤匙,亲自给太后盛了一碗山药瘦肉粥。 “皇祖母,尝尝看,孙媳每日都做到不一样的,想着您每日劳累,需要进补,可大油大腻的,并不好消化,就查阅古书,找到了此办法。” 祝茵举着粥碗,一脸真诚。 “你怎知哀家每日操劳?” “因为孙媳前几日来,皇祖母都没时间,想必定是为了什么烦忧,才不见的,今日可好些了?” 祝茵微微弯腰,把手中的粥碗往前递了递。 太后竟不知祝茵是这么想的,喝了一口粥,瞬间被惊艳到。 米线混着着山药的清香,瘦肉一点不腥,特有的肉质在口腔里滑嫩无比,到胃里也是暖的。 “太子妃有心了,你也尝尝寿安宫的手艺。” “谢谢皇祖母。” 祝茵一点不拘谨,就像是在自家一样,每个菜品都尝过,喜欢就多吃,不喜欢的就不再去碰。 一口接着一口,又不失优雅。 就连太后也看着有胃口,搭配着山药瘦肉粥多吃了不少。 饭毕。 太后也累了。 祝茵起身告辞,说道:“皇祖母,一会回去,我会把粥的做法写下来,明早让念梅送来,这几日,孙媳就不来给您请安了。” 太后本来对祝茵的一点好感顿时消失,只是随意摆了摆手。 祝茵上前几步,神神秘秘的,“孙媳是要出出宫去太子府,殿下处理明光城知府的事情一直没回东宫。” 她故作思念的模样。 太后轻咳,这样情情爱爱的事情,早就不知道距离她多少年了。 “去吧,也好早日为太子诞下子嗣。” “正是这个理,皇祖母跟我想到一起去了!” 太后瞪大了眼睛,这样的事情祝茵倒是一点不害臊。 “皇祖母,孙媳还为殿下在朝堂中寻了妾室,八十六人,孙媳挑了一圈下来,看中了二十一位,只等明日让殿下过目后,便可入宫了。” 太后眼神怪异,暂时有些摸不清祝茵到底是精明还是真傻。 她不信后宫之内,有这样纯良之人。 “太子妃有心了,哀家听闻这件事,就是你向皇上,皇后提起的,没想到速度如此之快。” “多谢皇祖母夸奖,那孙媳就这回去准备了,过几日再过来看您。” 祝茵欢天喜地行礼,这妾啊,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给她聘的。 刚走到内阁门口,她又不放心的回身,“皇祖母,明天也要按时吃饭啊。” 太后没忍住,被这灿烂模样逗得真心笑了一声。 很快,祝茵入了寿安宫许久之事,一下就在后宫传开了。 轿子绕啊绕。 绕到了兰池宫那条路上。 这里偏僻,四皇子程立圈禁于此,更是鲜少有人来。 祝茵每次都说是想要逛逛,不想回宫那么早为借口。 可这兰池宫安静的可怕。 根本也没看到什么这个鸟那个鹦的。 远远地,祝茵就看见一个身影,这人她见过,是内务府副总管,雾山,来东宫送过东西,与念梅的关系还不错。 底下的人都叫他雾总管,向正总管称为大总管。 他此刻手里拎着食盒,看见祝茵的车蔫微微一滞,麻利跑来请了安。 “起来吧,今日雾总管怎得来此?”祝茵胳膊拄着扶手,问道。 “奴才要去兰池宫送些吃食。”雾山实话实说,怕祝茵不高兴,补了一句:“奴才不是故意惹东宫不高兴,只是今日是四皇子的生辰,我们这些做下人的实在是难。” 之前就说是程立派人弄得水中生火,诡异天像之说,雾山胆战心惊。 “这样啊,把食盒打开看看。” “是。” 雾山打开食盒,里面就是两三样小菜,和一壶劣质酒,和下人吃的,无异。 祝茵看向了兰池宫,动了下手指,轿子就落了下来。 “四皇子生辰,这些未免寒酸,念梅,去御膳房弄些吃送来。” 雾山盖上食盒,遮掩着第二层的美食,黑靴边缘处有些泥泞。 下人解下锁头,推开兰池宫的大门。 一个衣袂飘然,姿态曼妙的人,正侧躺在长椅上,手拄着脑袋,闭目养神。 满院子并不凄凉,反而种满了鲜花。 那树枝上看着许多鸟笼,一只也不叫,同他一样安静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