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小导演的升级路

关灯
护眼
第644章 辩论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好戏落幕,掌声持续了大约十分钟。</br>

而后主持人又一次上了台,也没多说话,只介绍了主创团队访谈会的具体场馆和开始时间,这放映厅还得继续播放下一部参赛影片的首映。</br>

于是不少人纷纷退席跟着走了——虽然少了传统农村片带来的猎奇感,但东方视角西方背景、加上说不清是什么地方的具体故事,这种体验对欧洲的电影迷和媒体来说很是新鲜的东西。</br>

也有人觉得不舒服,尤其是老牌媒体人:以往只有西方人用西方视角拍一个他们眼中的东方故事,比如《末代皇帝》什么的;眼下这个中国人居然敢这么玩,岂不是倒行逆施,搅乱纲常?</br>

你就不能老老实实拍一点你们最擅长的乡土题材吗!</br>

但不管基于哪种态度,他们都很想和人好好交流一番。</br>

这让下拨的棒子团队直跳脚——投诉,必须投诉,他们怎么能在这种时候开发布会!</br>

……</br>

“陈燔导演,我听闻您在尼斯淋雨的时候,您的妻子正在中国拍摄一部电影,又正好住在豪华别墅中,正好能和电影中的情节对应,这是一种……巧合吗?”</br>

“您的意思是,我是在炒作?拜托,如果我能控制天气,我现在应该在治理全球荒漠化、缓解粮食危机、解决气候问题,未来一百年年内的诺贝尔和平奖都应该颁发给我!”陈燔语调夸张,</br>

“下一位!”</br>

“您大量吐槽了某国的现状,不用担心被扣上意识输出的标签吗?”</br>

“您这是典型的双重标准,如同允许秃鹫享用腐肉,却禁止燕子衔泥筑巢。当某些国家将战犯的被洗白成命运玩弄的可怜人,将侵略包装成反战时,他们手中的不是史书而是美工刀。而我的电影只是讲述贫困与富裕对立的故事,这是阳光照耀之处都会存在的阴影——又算何种‘意识形态’?</br>

至于我的电影为什么发生在美国,这是为了方便西方观众理解故事的背景,仅此而已,不用无端联想.......下一位”</br>

“有韩国电影人表示,您的这部作品,剽窃了他们的创意……”</br>

“假新闻,下一个!”</br>

陈燔的状态有些小亢奋。</br>

身边的颜炳燕皱眉,压着嗓子:“陈燔面对国内媒体,好像不这样……”</br>

“其实这才是他,在国内他只收着。”佳辉哥显然更了解他,毕竟有金像的先例在。这才过去不到一个月。只不是不知,如果他又拿下金棕榈,又会引发多大的波澜。</br>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