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回到原始搞科研

关灯
护眼
第75章 初次尝试米饭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现在部落的渔猎活动虽然能满足大家的基本需求,偶尔还有剩余,但种稻子显然更稳妥。</br>

宋遥想,如果水稻的口感和味道不行,那他也没法硬推这种种植方法。</br>

只要味道过得去,大家通常还是愿意接受的,因为种稻子总比出去打猎安全得多。</br>

毕竟,外出打猎,不是这里擦破点皮,就是那里摔得重伤,如果不是为了生存,谁愿意整天在山里跑来跑去追捕猎物呢?</br>

当然,想要吃到米饭,还得经过一道关键的工序——脱壳舂米。</br>

宋遥记得古代的舂米工具通常包括石臼和石碓。</br>

石臼可以用部落附近的大石头代替,上次用来砸盐的石洞也能勉强用一下。</br>

至于石碓,找块合适的鹅卵石就可以了。</br>

现在只是小规模尝试,还没法做出完整的舂碓,那东西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做出来的。</br>

即便是石臼,没有几天时间也打磨不好。</br>

在科技发达的现代,舂米这种活儿几乎已经绝迹了,宋遥只能凭借着记忆和想象去尝试完成这个过程。</br>

北大再次成了宋遥的助手,宋遥用稻草编了把小扫帚,负责把米倒进石头洞里和收起舂好的米。石头洞的口径不大,一次只能放进去半斤稻谷。</br>

北大用力地一下下砸着,宋遥不时地翻动稻谷,让底下的翻到上面来。</br>

两人都是头一回舂米,不太熟练,北大的力道总是掌握不好,头一批米多半都是碎的,宋遥收拾起来也是手忙脚乱,许多稻壳散落一地,不过幸好最后都落在了周围,还能扫起来。</br>

两人花了十分钟才舂好半斤米,除了工具不太趁手,主要还是因为不太熟练。</br>

渐渐地,他们熟练起来,四五分钟就能舂出半斤米。</br>

两人花了两个小时,终于把所有的米都舂好了。米粒虽小,但色泽白净。</br>

宋遥抓起一把米,放在鼻子下面深深地闻了闻,确实是记忆中的味道。</br>

但他也没法确定这米究竟是什么种类,糯米还是粳米?至少从外观上很难分辨。</br>

北大也模仿宋遥的样子闻了闻大米的味道,瞪大了眼睛闻了半天,却觉得不如部落里的肉香来得诱人。</br>

晚饭时间快到了,今晚正好可以煮一些尝尝,这未经加工的大米究竟是什么味道。</br>

宋遥把掉落的稻壳一一捡起,虽然加工得并不细致,稻壳和米糠混在一起,无法分开来喂猪。他对稻壳的用途了解不多,主要用来生火和做肥料。</br>

虽然稻壳燃烧后灰多,且形状变化不大,在后世人看来可能不受欢迎,但在这个时代,草木灰需求量大,掏灰虽然麻烦,但稻壳燃烧时释放的热量足够用来冬天取暖。</br>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br>

喜欢回到原始搞科研请大家收藏:()回到原始搞科研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