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权贵巅峰:我居然是世家子弟

关灯
护眼
第723章 东明的神速发展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苏希的讲话录像一直在东明火车站前广场的大屏幕上滚动播放。</br>

并且,东明展现出强大的组织能力。当天,东明火车站前就出现志愿者团队,以及便民服务点。</br>

最重要的是,当天晚上就有街道办的工作人员过来现场核对报销车票,只要凭借身份证和车票就能拿走50元。</br>

这个举动是开创性的。</br>

苏希和东明区人民政府用实际行动告诉前来东明打工的民工朋友:只要你来东明,就有钱。</br>

50块虽然不多。</br>

但也是实实在在的心意。</br>

它对人心的抚慰是实实在在的。</br>

粤东电视台对此进行报道。不仅播放了苏希的讲话画面,还播放了火车站前广场招工处排起的长龙。</br>

苏希区长那句‘我是苏希,我为东明代言’迅速成为网络上的名言。</br>

在各大论坛,得到广泛赞誉。</br>

大家对东明过去这一年的成绩一一列举,很多开创性的成就引人注目。</br>

尤其是对苏希这个人。</br>

苏希是全国公安系统的一级英模,屡破大案。而且还发起全国基层警务系统改革。</br>

可以说是公安系统的传奇。</br>

大家原本都认为苏希会成为一名超级英雄式的警探。</br>

没想到苏希转政之后,交出的成绩更加亮眼。</br>

虽然也有一些人说怪话,说苏希标新立异、吸引眼球。但很快这些声音就被讨伐,大家充分的摆事实举例子,让这些人哑口无言。</br>

甚至有人说:你行你上啊。</br>

东明的改变是实实在在的。东明的变化就摆在那里,东明老百姓的口袋都鼓囊了起来,东明的经济活力更是繁花着锦。</br>

得益于电视台的报道、互联网的讨论。</br>

东明吸引了很多原本没打算来东明的农民工,大家纷纷改道过来。</br>

在哪儿不是打工呢。</br>

更何况东明这里百废待兴,又有好领导,好政策。</br>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造成了一定的虹吸政策。</br>

春运很快结束,根据铁路部门的统计,停靠在嘉州的火车班次比往年增加了百分之五十,人流量更是增加了百分之两百。</br>

相当于翻了三倍。</br>

虽然东明区政府因此支付了一大笔财政支出,可苏希完全撑得住。</br>

他很清楚,人就是钱,劳动力就是一切。</br>

而且,你给老百姓花钱,老百姓还是会用在当地,带动消费,促进发展。</br>

吸引了劳动力,苏希和政府的工作就是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br>

不仅要有劳动密集型产业,还要有高科技产业。</br>

苏希对东明区的规划进行了一次完整的升级,而且在城投公司的推动下,迅速落地。</br>

一时之间,开往东明的高速路上,都是各种机械设备。</br>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