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北大将军杨茁一进南京,就被安排在刘义康的府邸里。</br>
本来所有的封疆大吏在南京都应该有府邸的,因为怕他们造反,所以朝廷会出钱给他们按照品级修建府邸,把亲属放进去作为人质,但是偏偏杨小瓜是个例外,本身他年纪轻,崛起的又快,根本来不及给他修房子就又升官了,再加上他一直没有结婚,根本没有家眷,然后朝廷内部变动一个接一个,皇帝换了好几茬,自然就把他的事情耽误了,等刘骏坐稳了位置,一时半会儿也不好对这个有功之臣提要求,就又给撂下了,就这样闹了好几回都没建成。现在,只好安排在倒了霉的刘义康的府邸里暂住,虽然从规制上,王府比刺史大得多,但是他不吉利呀,这一住进去,京城的禁军就以保护为理由在周围驻扎了万人,这一下子,但凡不瞎的人就都知道皇帝的意思了,这是要把对方往死里整呀。</br>
于是乎,还没等颜师伯安排,就有那聪明的臣子纷纷上奏折弹劾镇北将军杨茁,短短的几天,皇帝的御书房里就积累了几箱子弹劾奏章,弹劾杨茁大大小小的罪名数百,什么从小偷看男人洗澡啦,踢绝户坟,刨寡妇门啦,简直是令人发指,万死莫辞其咎,就算是历史上所有的恶人,从夏桀到商纣,从尤浑到费仲,从王莽到十常侍,从秦桧到汪精卫,所有历史上的奸恶加在一起也不足杨某人的万一,果然是罄竹难书,天下有识之士纷纷口诛笔伐,要求把杨某人贬为庶民,再凌迟一万次,于是皇帝大哭流涕,罢朝三日,这才勉为其难的决定,把杨茁贬去所有职衔打入天牢待审,命颜师伯和颜峻主持审讯工作,命王玄谟为冀州刺史,立刻去接管冀州的防务。</br>
抓捕杨茁的行动并没有遭到任何反抗,就这样杨茁就被打入了天牢,当然,所有的卫兵和丫鬟什么的都给一起抓了进去,整个行动极为顺利,顺利得刘骏都怀疑是不是有什么不对了,他深知自己这位杨家哥哥可不是善茬,这么顺当就处置是不可能的,对方必有后招。出于安全考虑,虽然打入天牢,他也没有真的当作犯人对待,除了换一个居住环境外,并没有戴上手铐脚镣之类的,也没有控制对方的食水,这也是应有之义,古代刑不上大夫,所以给士人上刑是会被天下人唾弃的,可以抓可以杀不可以侮辱,这就是规则。皇帝也不能随便违背。</br>
实际上,皇帝刘骏并没有沾沾自喜,相反的他在等待对方的反击,太过顺利的行动并不会叫他欢欣鼓舞,反而提心吊胆。</br>
终于,在刘骏的“期盼”下,第一桶冷水迎头浇了下来,尚书令范晔宣布对朝政有不同意见,辞官告老,皇帝百般挽留无效,只好叫范晔全家离开南京,直奔荆州而去。紧接着边疆上的多名督抚纷纷上表替杨茁鸣冤,要求皇帝严惩诬陷杨大将军的人,恢复杨大将军的职衔,亲君子远小人。这几句话就让皇帝很不爽了,第一,称呼杨小瓜杨大将军,这就是不承认朝廷的所有相关处理意见,仍然承认杨小瓜的身份,第二,并不是要求朝廷彻查案件,而是直接否定所有指控,把这些归于诬陷,意思很明白,不需要你审判调查,你怎么说我们也不承认,第三,亲君子远小人,这是出师表里的话,直接把皇帝归于阿斗的级别,还直接指责所有对付杨茁的人就是小人就是奸佞,这打击不可谓不大。</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