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美利坚乐坛教父

关灯
护眼
第58章 纳什维尔之行(三)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纳什维尔的文化氛围的确浓重。

在科恩从纳什维尔国际机场往市中心赶时,一路上看到许多建在丘陵上的社区,小路上会有头戴牛仔帽,穿着牛仔靴的红脖子怀抱班卓琴边走边弹,沿途几乎隔一百米就有一家的音像店。

波切塔的大机器唱片位于著名的音乐街,这里是米国乡村音乐的圣地,大大小小有上百家唱片业公司在此设有办公点。

“欢迎,西蒙,欢迎来到乡村音乐之都,你是第一次来吗?”

大机器公司位于一个三层平楼中,地方倒是大,加起来估计有500平米以上了,但看上去装修非常一般,呃……直白来说是这样的,像是上世纪80年代的风格。

斯科特波切塔很给面子地等在公司前台,见到科恩走进来,立即殷勤上前和他握手,亲昵地喊着他的名字。

伸手不打笑脸人,科恩也搬出商务微笑与他握手,进行一些没有什么意义的寒暄。

办公区的工作人员也寥寥无几,波切塔嚷着叫了一个正疯狂敲着键盘的白人女孩去倒咖啡。

“哈……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与唱片工厂和分销商的合约将公司的账目预算都填满啦!虽然常有朋友说我是个不会理财的蠢蛋,但我也知道钱要花在最有价值的地方。”

波切塔颇具风度地自嘲一声。

科恩笑笑没说话,创业哪是这么简单?走上这条路就要有这个准备。

“那么,西蒙,你对合作有什么看法?”会客室里,波切塔一只手搭在咖啡杯上,笑容可掬地问道。

科恩也没打算和他玩什么心思,这种在行业里摸爬滚打的老鸟,直接交底就行。

“如果波切塔先生你同意,泰勒首专的整体制作可以由我负责把控,版权分成我希望能达到6。”

“同时我能额外给泰勒写一首歌,具体水平可以等我创作出来你们分析,如果认可,单曲的版权分成比例我要15,词曲作者9,制作人6。”

科恩想得很清楚,泰勒的第一张专辑就获得了新人中罕见的成功。

而且后续随着她名气渐渐起来,首专的销量甚至在十年后都相当可观,所以参与泰勒这张专辑制作的音乐人都相当于买了一份养老保险。

这钱别人赚也是赚,他既然有机会插手,顺手赚了也好。

要说唯一的缺点倒也有,那就是泰勒毕竟不是自己公司的,母带版权不在他手上,这意味着后续的大头收入还是波切塔这家伙拿的。

因此科恩权衡一番后,觉得自己最好还是只拿出一首靠谱的歌来,这样既能帮泰勒的首专打出更好的成绩,也不至于让他有限的“乐库”损失太大。

“西蒙,这个价格有些太高了……”波切塔一脸肉疼的样子。

“当然……必须要说的是,我明白你已经证明了自己的水平,《ho hey》首周的成绩简直让人吃惊……”

“但请你理解这是小公司,就像我说的,几百刀我都要精打细算,他们都把我形容成《海绵宝宝》中的蟹老板,呃……就是那个在尼克少儿频道播出的动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你这40多岁的人了居然还看《海绵宝宝》?

这是科恩第一时间想吐槽的点。

他没理波切塔这套说辞,心说你这要是大公司还能求到我身上来?

于是继续道:“有付出才有收获,我想这个道理波切塔先生是最明白不过的了。”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