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行云抬臂,右手执紫斧束心,举与眉齐。
左手执青斧自观,略低于紫斧,与肩平。
然后束行云手执双斧缓慢地朝左右划去。
他的动作真的很缓慢很缓慢,慢到普通人的肉眼很难很难察觉束行云的手臂此刻是在移动。
一个时辰之后,双斧移动了五寸。
两个时辰之后,双斧移动了一尺。
……
等到天明时分,束行云的双臂终于完全展开,双斧依然平举于身体两侧,像一只亮翅的白鹤。
紫斧依然与眉齐。
青斧依然与肩平。
未曾偏移半丝。
然后束行云重重地呼了口气,垂下双臂。
双臂有些不受控制般微微颤抖着。
一夜,练了一式。
简简单单的一式,似乎让他的双臂承受了极大的压力。
当然,只是看上去简单。
刚才那一夜一式,束行云体内的元灵之力不知在经脉窍穴之内冲刷激荡了多少个周天,而且是在不断变换着元灵之力运转速度的情况下。
一般而言,元力者在战斗之时,招式的快慢轻重,皆是随着体内元灵之力运行的缓急变化而变化的。
当元灵之力运行如江河奔涌时,元力者的招式往往迅猛霸烈,若是元灵之力运行如轻风拂岗,元力者的动作就会变得细柔绵缠。
就像前些日子来蜀山那个名叫周一舟的铁藤军都尉,他的刀势可以在凌厉和灵巧之间随意切换,显示了极为深厚的控制元灵之力的能力。
但是刚才束行云的那一式,却是在刻意改变体内元灵之力的运转速度,但是他的双斧挥动却无比稳定,速度没有改变过哪怕一丝。
这种让自己的元灵之力运行和动作的轻重缓急完全分割的控制能力,比起那周一舟又不知高明了多少等级。
所以当初阿宝问他那魁梧青年的刀法如何时,束行云才会给出了“不咋样”三个字评价。
他并不知道那个名叫周一舟的青年,在军中已经被誉为天才。
反正在他看来那真的不咋样。
如果说周一舟已经能做到轻重随意转化,那么束行云就已经达到举重若轻,举轻若重甚至是轻即是重,重即是轻的境界了。
这一式的名字,就叫做平湖。
胸有惊雷却面如平湖。
不过这名字却是束行云自己起的。
当初吴道人在蜀山呆了七年,其实主要也就教了束行云一门气象万千法,还有九式斧法。
束行云同样问过这九式斧法叫什么名字,吴道人却是笑笑道:
“我以前没用过斧,那九式是这几年专门为了你所创,不过斧道之真意应该全部囊括其中了,至于叫什么名字,你自己决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