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杨同志,你可藏得够深啊。”白杨刚进入科长办公室,还没开口,对方便率先晃了晃手里的报刊调侃了一句。
“《机械工人》?”白杨自来熟的给自己倒杯茶,坐下后瞄了眼,大致看出了报刊的名字。
“这是这期报刊刊登的论文,看看是不是你的。”简孟江说着,将报刊上的标题展示了出来。
《论电渣焊各种工件焊后热处理(材料)上》
正是自己前段时间,在设备制作阶段所实验统计的论文。
这期报刊除了专题报告之外,还有哈工大与哈焊所人员,所发布的有关手工电渣焊方面的报告。
如《手工电渣焊在焊补灰铸铁件上的应用》、《用手工电渣焊焊补球墨铸铁件》
“对,没想到还登上这起报刊了。”白杨也有些惊讶。
他记得这篇专题研究报告投稿,也才过去两周的时间。
“还是这期的顶刊!”他点了点那几个大字纠正道。
“说实话,你刚开始来的时候,我心里对你的能力还是悬着的。”简孟感慨的摆了摆手。
“但现在看来,你的能力反而远远出乎我的意料啊!”
在白杨刚到的时候,他还有些疑惑,他们三轧厂怎么也算个大厂,一般分配也该是师生组合,但却只有一个人。
而现在来看,这青年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这可是《机械工人》报刊啊!
作为工程师的他,当然明白这期刊的学术质量。
原本他以为白杨,只是做些学校发布的毕业论文之类的,却没想到直接发到了学术报刊上去了。
“这都是前辈们的经验,而且也多亏了厂里和小组成员的帮忙。”
专题研究论文需要实验数据支撑。
没有三轧厂的支持,白杨也不可能拿出一个没有实验数据的报告就投上去。
“好了,不用谦虚了。”
“这是报刊给你的奖励,也是国家对你的认可,一百二十块和十斤肉票。”
“以后有什么需要研究的,找我!”简孟江说着,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包裹递了过去。
说着还没完,又拿出了一张自行车票。
“这个,自行车票,算是我自己掏腰包奖励给你的,希望你再接再厉!”
这个人才可要好好留住了,以后如果还有什么研究,自己也能挂个名上去。
“谢谢领导!”白杨没有拒绝,伸手接了下来。
“这是你能力应得的。”
在白杨走后,简孟江看着手里的报刊思索了一会,随即起身离开了办公室,找到了杨厂长。
“老杨啊,你这进度可要加快了,再慢点,这个宝贝疙瘩可要被别人给抢走了。”他刚进办公室,便若有所指的说道。
“什么宝贝疙瘩?”杨厂长闻言愣了一下,有些没反应过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