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娱2006,我的导演时代

关灯
护眼
第181章 谁在拖着华语电影负重前行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啪啪啪啪……”</br>

“牛逼到爆啊,李瑕不愧是华语第一脑洞,现在不玩时空,开始研究生物了。”</br>

“我还以为是时空穿梭呢,没想到是克隆人。”</br>

“郭凡拍得也不错,应该是继李瑕之后,第二位能把华语科幻搬上桌的导演。”</br>

“刘叶的演技也爆炸,一个人演两个角色,毫无违和感。”</br>

“两个克隆体见面之后的剧情还挺压抑的,不过结局好暖心,两个人都能互相为对方托付性命。”</br>

“连机器人都比资本有人性,不过话说回来,机器产生人类的情感,真的是好事吗?”</br>

“……”</br>

首映礼在观众如潮的掌声中结束。</br>

和李瑕以往出品的电影一样,不管过程如何压抑,他总会在结尾留下一个充满希望的结局。</br>

如果换一个文青来拍,估计最后的结局就是两个克隆人被赶来的公司人员杀死。</br>

他们会从休眠仓唤醒下一位‘员工’,履行那永无休止的‘三年之约’。</br>

或许再黑暗一点,六号成功返回蓝星,想要揭露公司阴谋,却被克隆人不算人的理由,遭到所有人抵制,最后流落街头,愤恨而终。</br>

那些影评人和自诩高人一等,瞧不起商业电影的小众哥就喜欢这个调调,或许能让电影口碑再高个零点几分。</br>

不过李瑕向来不惯着他们,生活已经够悲催了,干嘛把一个用来消遣的东西弄得这么压抑。</br>

首映之后的零点场观众们,同样对电影赞叹不已。</br>

电影大卖已是必然。</br>

11月27号,电影正式在全国各大影院上映。</br>

正好赶上周末,在电影一片好评和李瑕‘黄埔’成员的招牌下,人们纷纷走进影院。</br>

在一片对于人性、克隆、法理的讨论中,《月球》结束了首日放映,成功拿下1900万的票房。</br>

郭凡松了口气,总算没有砸招牌。</br>

李瑕拍了拍他的肩膀,道:“这次的票房大概率比不了你上一部电影。”</br>

“那肯定的,类型还是太小众,我原来预想能有一亿就不错了。”郭凡点了点头,没有丝毫丧气的样子。</br>

要不是有李瑕的号召力,电影能有五千万都算他郭凡混出头了。</br>

现在已经大大超出了他的预料,不出意外的话,能有个两亿票房。</br>

电影主创和观众们开心了。</br>

但是有人不高兴了。</br>

《月球》上映前一天,《全球热恋》还有一千万的票房,当两部电影正式碰上后,立马就掉到了五百万左右。</br>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