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满篇之乎者也,跟朕炫耀自己文采好的折子,朕都给描黑了,就是画个大大的黑圈。</br>
狗屁不是的东西,朕直接看《四书五经》不行?</br>
浪费朕的宝贵时间看他们拽文,以后的奏折,朕只要求语句通顺简洁,最好先写出一个大纲,有些事情朕只看大纲,明白就行。</br>
你们这些阁老把这些折子,原路打回,让其重写,给他们一个模板,就不要告诉他们哪里不对,让他自己悟,</br>
悟不出来的人,他的本职工作也不要干了,由佐贰副官接替。</br>
给朕专心写折子,什么时候写好了,再说其他的。</br>
还有朕把批红改一下,以后朕的御笔分三种颜色,红、篮、黑,分别是满意、再议、不准的意思。</br>
朕要有什么别的意思,会在折子上写出来。</br>
还有一件事情,以后平民百姓的命案勾绝,一律下放到刑部,朕只负责文武百官和宗室勋戚的命案。</br>
大明亿兆子民,每年要有多少命案?</br>
朕又不能详细了解案情,只是当个橡皮印章。</br>
那还不如全部下放到刑部,此事就这样,谁要敢有意见,给朕上折子,朕一直给他描黑驳回重写,写到他死为止。”</br>
崇祯皇帝关于上早朝和奏折批红权的改革,让一直因循守旧的内阁和部堂高官们适应了很多天。</br>
等他们适应了以后,觉得皇上的改革挺好,对他们也挺好。</br>
至于下放平民死刑案件的判决,皇上不再亲自审理,这一点刑部官员是拍手叫好的。</br>
历来把成堆的死刑犯案卷,堆积如山到皇帝御前,是一门来钱的买卖。</br>
罪犯家里有钱,可以买通司礼监的太监,把自己那份卷宗放到最下面。</br>
秋决行刑前,皇帝一个个翻卷宗,往往翻不到最后就厌倦不批了,剩余罪犯就延后,躲过一劫。</br>
这样就成了事实上的死缓,罪犯家富可敌国,完全可以做到罪犯无期徒刑,这一任皇帝死了,他都没事。</br>
保证生命安全后,再买通审理案件的官员,买个大白鹅,李代桃僵,这样出去,就是保外就医了。</br>
崇祯皇帝的这一举动,斩断了司礼监很大一块灰色收入。</br>
就在官员们消停一段时间后,崇祯皇帝又开始出幺蛾子了。</br>
其实这几天,京城就发生了很大的事情,一时间谣言四起。</br>
只不过被皇帝的厂卫压了下去。</br>
可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br>
传闻有人亲眼看见,曾经的九千岁在一个深夜里,悄无声息地回京了。</br>
说话的人说的有鼻子有眼睛,还不止一个人说过,魏忠贤走的是德胜门,还和当今圣上的亲信太监王承恩并排而行,两人相谈甚欢,丝毫不避讳人。</br>
边上有一书生意气风发,见状并指如刀,指着两个太监大骂乱臣贼子。</br>
喜欢重生崇祯,魏忠贤没死,挺急的请大家收藏:()重生崇祯,魏忠贤没死,挺急的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