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时,元应又返回殿中将道人们唤出,刘越也随众人来到另一处偏殿,那偏殿中早已等候了不少道人,他略数了下,整个景阳观的老少道士已大多聚集在了此处。
黄眉道人闭目靠坐在上首的太师椅上,神情略显疲惫,等下方道人聚集的差不多后,他睁开眼在殿中扫视一圈,斟酌了一番才缓缓开口道:
“雾鬼之事尔等早已知晓,自今日开始,我观中弟子夜间一律不得擅自出观,一应采买之事都改为日间辰时以后,外出须有数人同行!”
观里道人们均经历过几日前的“雾鬼”入观作乱之事,虽有了些心理准备,但此时听见这番话还是有些惊措,纷纷讶然互视,显然他们中的多数人没想到情况已有这般严重了。
不知是否错觉,刘越察觉黄眉的目光似有意无意在自己身上多停留了一会。
一眼扫过下首众人百态,黄眉道人又微笑安慰道:
“倒也无须慌乱,我数日前已传讯好友,想必其不日便至,届时这区区‘雾鬼’便不足为虑!如若再有上次那般入侵观内之事,尔等切记不可妄动……你第一时间安排弟子避入天尊殿内,自有殿中天尊圣象保尔无虞。”
黄眉老道最后一句是向着身边的元应道人所说,元应赶紧躬身应是。
他这副自信满满胜券在握的架势,让下方道人们胆气渐复,现场凝重的气氛渐渐放松起来。
刘越想起前世凌道人所言,他此次来宁远城只是偶然间心血来潮顺便看看有没有仙苗可以捡个便宜,碰见那邪修乃是纯属意外,可没有提到黄眉道人求援之事。
事实上,玉羡山这种去各处别院收受仙苗的差事有着比较规范严格的制度,每次都是由宗门执事殿指派专人下山带回,全程巨细记录在册,所有仙苗弟子亦均由宗门统一管理分配归属。
但是,有规矩,自然也有着例外。
景阳观,便是那特殊的存在。
上百年前,玉羡山的前任大长老壮年气盛,雄心勃勃,妄图征服这隔着雁荡群山的卫国,初代景阳观便是其在这卫国极东边陲之地埋下的暗子,可惜天不遂其愿,没过几年,那位金丹大长老便在某次意外中陨落。
那场暗流汹涌的征服计划还未正式发动便彻底胎死腹中,大长老的意外身陨导致宗门实力大损,玉羡山的继任掌权者迫于形势变化,将触手收缩回了雍国。后面随着岁月的流逝,此事便渐渐遗落在了宗门典籍中。
若非是前世的刘越喜阅杂书,偶然间见到落灰的典籍中记载了这些与自身出生地相关的只言片语,从而推断出了某些真相,恐怕如今也不知其所以然。
景阳观差点被遗忘,又因暗伏在别人的地盘上,得不到门内的有力支持,最终在历经了数次传承中断后,近些年来已沦为了宗门中一个大家族的“私产”,连观主人选和仙苗的遴选都可以擅自处置,不经宗门。
黄眉道人和凌道人便出自此家族。
从前世的时间来看,黄眉口中所谓的好友应该就是凌道人,也就是说凌道人早在来宁远城之前便已知晓了邪修之事,绝不是其所说的什么心血来潮随意看看,然后意外碰见的那邪修。
刘越不由暗暗推测:凌道人此番来城中恐怕还有着某种更深的目的,他既不是为了来解友人之困,甚至也不是为了来接收仙苗的。
可能连他到来的时间,都是未知数。
景阳观偏殿中,鼓舞了一番士气后,元应搀扶着面带倦色的黄眉老道先行离去。
殿里的众道士们继续各司其事,三三两两地散去。刘越耳听见有道人低声议论,说到那天尊殿庇护之事,他猜测或许是黄眉从宗门中带来留在观内镇压邪物的法器之类,他前世在宗门里就接触过此类法器。
天尊殿中的那法器是何物他还不知,但这种只能被动抵挡低阶炼气期妖物的坐镇法器并不如何贵重罕见,想来宗门中的那个家族可以轻松拿出来,倒也不足为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