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国军工:我为祖国献核弹

关灯
护眼
第496章 征求意见函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考虑到他并非科技委系统内人员,因此需要征求他的同意。</br>

如果愿意接受,可以在6月30日前回复,届时将收到正式聘书。</br>

尽管信末还有一些礼貌性的措辞,但重点已经非常明确:</br>

这是一个难以拒绝的机会。而对许宁来说,答案也很简单——他会接受这份邀请。</br>

年轻科学家许宁直接成为专家组成员,这可是许多同行梦寐以求的成就。</br>

这种认可不仅标志着他在国防科技领域崭露头角,更意味着其他单位也开始关注这位新星。</br>

对于一直希望打破部门壁垒、整合科研资源的许宁来说,这是个重要的里程碑。</br>

但他并未因此而得意忘形,明白正式回应前还需按程序行事,让组织了解情况。</br>

次日清晨,许宁带着那封改变命运的信来到学校,准备与唐正林和杜亦熵商议。</br>

校园里人烟稀少,毕业生们大多已离开,但迎接香江回归的庆祝氛围却十分浓厚。</br>

许宁被这股热情感染,甚至考虑安装有线电视以便观看交接仪式直播。</br>

当他走进熟悉的飞机楼,敲开杜亦熵的办公室时,发现两人已在等候,并且唐正林手中也拿着同样的信封。</br>

“老师,唐院长。”许宁心中莫名紧张,似曾相识的感觉涌上心头。</br>

“小许啊,我们正想找你呢。”唐</br>

正林递过信封,半开玩笑地说:“这可了不得,用不了多久,怕是得我来求你帮忙了。”</br>

刚进门的许宁以为对方在谈论973项目的事,便从包里取出自己的那份信件,准备分享这一喜讯。</br>

“不用,我这也有,他们应该是发了两份到家里和学校……”</br>

许宁话说到一半,突然停了下来。</br>

他注意到唐正林手中的信封右下角跟自己的不太一样。</br>

“等等,这看起来跟我收到的不是同一封信……”</br>

许宁接过信封并打开,里面的抬头让他大吃一惊:国府经贸委、ZY企业工委、财政部——三个重量级部门的名字跃入眼帘。</br>

许宁倒吸一口冷气,感到一阵晕眩。</br>

他知道,在90年代末,这三个部门联合发文,通常意味着国有企业的重大变动或高层人事任命。</br>

而国有企业改革正是当时的重要议题之一。</br>

国有资产处置对许宁来说太过遥远,至于高层的人事任命也与他无关。</br>

因此,最可能的是有关企业结构的变化。</br>

展开信纸后,他看到了《关于国家航空产业管理体制改革征求意见的函》的标题,心中立刻明白了。</br>

原来,1999年时,华夏航空工业总公司将被拆分为两个集团,以期通过竞争提高效率。</br>

然而,从后来的结果看,这种分家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导致资源分散,无法真正提升效率。</br>

面对这份文件,许宁意识到历史正在眼前重演。</br>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