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国军工:我为祖国献核弹

关灯
护眼
第511章 关键信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无法深入了解其背后的原理,所以他们只能带着困惑的目光看着几位专家激烈讨论。</br>

然而,这次辩论并没有得出明确的结果。</br>

“说到电子战的专家,我倒是认识几位……”</br>

沈强队长在大家争论得口干舌燥后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不如我们邀请外部的专业人士来帮忙分析?”</br>

这个提议很快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同,关于运8J遭遇干扰的问题暂时搁置,会议转向了下一个议题。</br>

杨良玉从公文包里拿出一张照片,放在幻灯片投影仪下。</br>

屏幕上出现了一个模糊的图像,但海军成员们还是能够辨认出那是一艘潜艇的身影。</br>

“这是一张特拉法尔加级攻击核潜艇的照片,拍摄地点是曼德海峡附近,它当时正随着海浪97舰队行动。”</br>

杨良玉确认道:“但我们却一直没有发现它的踪迹。”</br>

对于1997年的华夏海军而言,防空能力亟需提升,而反潜作战则几乎是空白领域——几乎可以说不存在有效的反潜能力。</br>

至于具体有多薄弱,那就更不用说了。</br>

直到21世纪的头十年,军队宣传材料中关于反潜战的内容还常常聚焦于声呐操作员敏锐的听觉。</br>

这次出动的是静江号和戎州号两艘军舰。</br>

它们既没有配备反潜直升机,也没有拖曳式声呐系统。</br>

这意味着它们只能依赖固定在船体上的声呐来搜索潜艇,而对付潜在威胁的唯一武器就是火箭推进的深水炸弹。</br>

整个南海舰队里,只有六年前入役的春洲号驱逐舰装备了一套法都国进口的拖曳式变深声呐。</br>

但这套设备主要用于测试和技术验证,并且由于性能不足加上船只自身噪音大,实际搜潜效果极差,以至于后来干脆被拆除。</br>

更糟糕的是,像051系列这样的老舰维护起来非常困难,而春洲号也正处于保养和大修阶段,无法参与此次任务。</br>

得知这个消息后,两位舰长的心情可想而知。</br>

虽然海军航空兵为水面舰艇提供了空中保护,但来自海底的威胁依旧严峻。</br>

面对看不见的敌人,他们连对抗的机会都没有。</br>

想象着自己的军舰可能一直处在敌方核潜艇的监视下,两人不禁感到一阵寒意。</br>

“我们舰上的601型和675型声呐对常规潜艇的有效探测距离仅有6公里……”</br>

静江号的舰长何虎无奈地汇报了实情。</br>

“而且,为了追上快速灵活的敌舰,我们必须保持锅炉高功率运行,这使得舰只噪音过大,根本无法有效使用声呐。”</br>

尽管听起来像是推卸责任,但这确实是实际情况。</br>

对于柴油动力的戎州号来说,情况只会更糟,高速航行时产生的噪音和震动更加严重。</br>

领导理解何虎的顾虑,鼓励他说出真实想法:“何舰长,不要有心理负担,说说你的建议吧。”</br>

喜欢大国军工:我为祖国献核弹请大家收藏:()大国军工:我为祖国献核弹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