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火红大明

关灯
护眼
第三百四十四章 见闻(三)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而且比较有意思的是登莱青三府一共24个县,而登莱两地官员即使经历党争召唤的官民也不多。登州六县,莱州五县,只有3名县令替换过,而青州最多13个县反而替换了8个,这也导致县令名义上有,不过处理日常事务全部是兴华公司派遣的工作人员。而知县如果真的想做点事情譬如潍县的刑国玺就要经过登莱巡抚的派遣考核(实际上是兴华公司的组织部)通过后根据能力担任实际的事务。不过其现在因为清正廉洁已经升任莱州府法院的副院长。</br>

不过他既然可以能升到法院的副院长,仅是因为他的品格好,而且是他家中的子弟和亲属在兴华公司担任的职位也比较多。</br>

“对商人进行收税是大名比较困难的事情,你们居然在登来可以做到真的是很难得。”袁崇焕的语气里都是夸奖,不过眉头却皱的很深。</br>

“确实如此,税收是一个非常重大的事情。但是税也不能全部交给农民。目前大明的商人最主要的组成都是通过倒买倒卖来进行中间的差价牟利。其实他们应对的困难反而比农民的要少,在如今的自然条件下,百姓税收负担其实很重,尤其是辽东战事兴起之后。商人逐利但是也让他们见识短浅。中华大地上经历过这么多次的王朝变迁。哪次商人可以在战乱之中受到好处?”导游有些愤愤不平。</br>

他很清楚大明的商人不是生产型商人,如果在和平时期对于国家的作用确实有,但是现在局势不同了,混乱的政局确实可以让他们手中能获得更多的粮食。将很多收到的银子铸成银冬瓜藏在地窖里,更多的土地几乎免费收到自己的名下,但是这对于这个时期的大明来说反而是巨大的危害。</br>

参观一直在进行,袁崇焕又随处观看了兴华公司在青州府建立的几个比较大的水库,而水库的修缮和灌溉区的建设其实就从来没有停止过。</br>

“这么大型的水利建设需要很多的人力成本和粮食物资的投入,对名利财力是一种很大的伤害。”袁崇焕看着即使临近年根,依旧在奋力挖掘和运输土方的难民。</br>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br>

喜欢火红大明请大家收藏:()火红大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