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半年?”苏寻一惊,“不是还有两年半吗?怎么提前了?”
仙缘会,在苏寻的理解中,就是各大宗门势力的招聘会和宣传会。
每五年一次小会,二十年一次大会。
修仙者自诩超脱世俗,但又离不开世俗。
修炼需要资源,稳定的资源需要产业,产业又需要足够的人手。
哪怕占山为王,也需要人才传承衣钵。
人才主要来自自幼培养,少年学艺,以及面对广大散修天才的招募。
第一种靠投胎,第二种靠天赋加背景,第三种才是广大散修的机会。名为弟子,其实就是宗门雇员,立下功劳才能获得功法神通。
在真正的超级势力面前,就连蔡君扬这种有两个筑基修士后台的,也被划入散修一列。
这种盛会,整个江陵郡都很重视。
对大部分底层修士来说,这是唯一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大势力,获得顶级功法的机会。
即便那些不需要通过这种手段招募弟子的势力,也要在这种场合打响知名度,否则那些有条件的父母,就算发现孩子是天才,也不会往你家送。
“难道江陵郡发生什么大事了?”苏寻神色凝重。
若无大事,何必改制?
“大事谈不上,不过确实是好事。”
一想到原因,蔡君扬开怀大笑,“江陵郡最近几百年发展迅速,人口翻倍,仙道昌隆,听说为了避免沧海遗珠,仙缘会从今以后,都要改成三年一小会了。
说起来,这跟我们青阳县也有关……”
他手舞足蹈的讲起了前因后果。
青阳县有灵根者,人人能踏上修行路,但因为罗真人传下的只有基础功法,很多人都出去寻找仙缘了。
久而久之,罗真人的事迹也传开了。
其实在罗真人之前,主张有教无类,开课布道的人也有,为了培养人才广撒网的势力也有。
但罗真人,绝对是最夸张的。
精血浇灌灵植留与后人,一身财富送给山神,请山神降下庇护法旨。
这样的事迹,比单纯的大规模讲课,给人留下的印象就深刻的多了。
人有名了,效仿者也会变多。
达不到罗真人的地步,但为灵田布雨,收买民心总没问题吧。
民望高了,招人就变得容易。
一百四十年过去,有人尝到甜头,就有势力吃亏。
增加仙缘会的频率,也在情理之中。
苏寻这才松了口气。
不是恶性变故就好。
但他又想到了另一件事:“我们青阳县出去的人,就没有人结丹吗?”
蔡君扬笑容一僵,顿了一下才回答:“青阳县本来只是几个小村子,最初一代都把罗真人意志看的比修炼重要,自然没有结丹。后来迁入的人也是凡人居多,天赋好的都是后来成长起来的。
就算是那些罗真人的效仿者,去的也都是人口多,本来就有修炼基础的地方,哪儿有人来这种地方啊。”
苏寻回想了一下。
青阳县结丹有望的修士,确实是逐渐增多的,也就不再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