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霜虎听到对方这样讲,心说:“这倒是个理由,程序员用英文的场景确实比用中文的地方多得多。不过这样一来,那他对赵雪莹,赵雪凝分不清我就没法再纠结下去了。毕竟海外华人会说中文,不会写汉字也不是什么稀罕事。”</br>
秦霜虎指尖叩着桌面,金属指节与冰冷的铁桌撞出笃笃声,像极了老上海弄堂里报时的自鸣钟。她突然扯出张滨海市旧地图,红笔圈出南京路与外滩的交界:“你说住南京路附近,那灾前外滩海关大楼的钟点,几点敲《东方红》?”</br>
王德发瞳孔微缩,喉结滚动着答:“上午十点和下午四点,敲《东方红》。”他的语速快得像背课文,却没注意到秦霜虎嘴角勾起的弧度。</br>
“那豫园九曲桥边的湖心亭,灾前卖的是啥茶?”秦霜虎的笔尖戳向地图西南角,墨点在“城隍庙”三字上洇开。</br>
“龙井和碧螺春,还有桂花九曲红梅。”王德发脱口而出,甚至补充,“靠窗座能看见湖心亭的铜葫芦顶。”</br>
审讯室的白炽灯突然滋啦一响,灯管映得秦霜虎肩章上的蟠龙纹章发蓝。她突然身子前倾,沪语像把淬了冰的匕首掷出:“侬刚讲自家住滨海市南京路,哪能连‘老克拉’常用的‘嘎梁’都不晓得?吾看侬根本是只‘洋泾浜’,连淮海路‘红房子西菜馆’的罗宋汤啥辰光端上桌都搞不清!”</br>
“老克拉”“嘎梁”“洋泾浜”这些词砸下来时,王德发的笑脸僵在脸上。他张了张嘴,舌尖像被烫到似的卷了卷,憋出句带着闽南腔的普通话:“您……您说啥?我听不懂滨海(上海)话...我在南京路附近住,那里外国人和外地人很多... 我们都是用普通话和英语交流。”</br>
秦霜虎听到这句话,并没有着急否认对方,反而是对着眼前那个男人意味深长的笑了笑。那副嘴脸近乎勾到脸颊的表情,以及微微挑起的眉梢,还有那已经眯成一条缝的大眼睛,看得王德发攥紧了拳头。</br>
最后她才悄悄在审讯记录上写了一句于自己这不屑与嘲讽的表情,截然相反的论述:“王德发出于心理防御机制中的替罪羊机制,因赵雪莹缺位,所以就像是离婚后虐待儿童的父母那样累及他人。”</br>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br>
喜欢海平线的末日挣扎请大家收藏:()海平线的末日挣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