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而言之,倘若彼此等同的话。
那么将两门武学修至“通灵”的自己,是不是可以视为已经算是筑基种子?
这个念头忽起,钟隐就自摇头否了。
武学通灵,可比功诀与法术修到此境界容易许多。
这点看看他自己就很明显了。
迄今,也唯有《长春诀》,连带着数道最常用的术法,达到精通层次。
而且,其中还倚仗了不少方寸宝鉴天演之功。
至于何时才能通灵,体悟真意,可以说遥遥无期。
虽说把武功练到通灵境界,也非是易事。
但真若是有益筑基的话,不知道多少资质欠缺的修士去卷这条路。
即便练气修士,也有两朝杖的寿元。
一直到甲子乃至古稀之年,气血才会逐渐衰退,不若先前活泼。
而且灵力濡养筋骨,远比凡人适合习武。
哪怕用时间去堆,也总能将门武功练到通灵层次。
如此一来,按说筑基一关没有那么艰难,不至于刷下来十之八九的修士。
但现实却迥非如此,说明里面的事不是如此简单。
但应该多少还是有些作用的。
想到道院要求道生必须择选门武功修习,定时考校进度。
入门后所谓的体修力士一途。
钟隐最开始以为是体魄气血雄厚后,精神饱满,更易引气入体成功,成为修士。
后来是觉得有外门横练武功在身,孔武有力,可以更好为宗门做事。
现在看来,说不定还有其它更深层次的目的。
如此说来……
他用眼瞥下旁边的曹斌,若有所思。
本来此人资质普通,除去用来作为小白鼠,检验修订版《长春诀》有无风险外,无甚大用。
而随着自身修为长进,将其落在后面,这点儿作用也就逐渐没有了。
但现在看来,却是还值得继续关注下。
毕竟虽然他在修道上无甚资质悟性,但武道上的天分却是不浅。
已经快要将“象甲功”、“莽牛劲”两门武功结合起来,另创门属于自身的武学了。
将来大有希望,也把武功练到“通灵”层次。
说不定就能有什么惊喜,为自身提供更多可用的数据。
目前修为尚浅,接触到的东西也不够,多思也是无益,钟隐很快就自停下。
总之,无论如何总不是坏事就行。
钟隐收了架势,运转灵力,开始修补起身上的甲衣来。
比起其它防御法器,藤甲另外好的一点就是修理起来容易。
只要将原本的经纬网状结构,重新接续上就行。
如果实在破损严重,找些藤条野草树叶之类的,也可以暂时填充进去临时应急。
只不过其防护效果,远比不上用铁线藤等特殊灵植来得好就是了。
接下来这段时间,钟隐过得很是轻松。
地里的活计,已经基本处理妥当。
除去日常行功吐纳,练习法术。
他要做的,也就是隔三差五带羊群出去遛上圈儿。
灵羊比普通动物聪慧许多,却也麻烦许多。
时常被拘困在个小地方中,很容易脾气暴躁或者抑郁焦虑,不好好吃草喝水。
非得时不时透透气,散散心才行。
不过因为想到真意与通灵的联系,他又额外在武功上多花费了些心思。
偶尔还去千金渡那边,与谷青枫交流些药理医术。
算下来,其实时间排得还是满满当当,少有空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