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娱:天才时代

关灯
护眼
第六十六章 加场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这是婉拒的说法。

也就是联合放映没什么机会喽?

再次受到这个小小的打击后,郑钱反而没了之前的失落感,看开了许多:“——没关系,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说不定没了联合放映的机会,就能拿到加场的机会呢!”

说这话时,他自己都没多少信心。

只是安慰的给下属打气。

但现实就是这么有趣,隔天一早,郑钱就收到接二连三的好消息——先是电影节组委会通知《沉默》剧组,‘她’合集获得了加场机会,这次展映后几位导演要现场参加与观众及媒体的互动;紧接着,ef也通过了《沉默》的加场申请,给了一个两部长片之间的午间场,虽有些鸡肋,但聊胜于无。

一时间,大猫小猫三两只的《沉默》剧组像陀螺一样忙碌起来。

郑钱把ef给的午间场确定为‘私人放映’的场次,夏安联系了电影节的媒体中心,将午间场的一半座位给了媒体与影评人们;卡尔负责联系dcg和柏林特教中心,将另一半座位给了柏林的聋哑儿童。

至于栗娜,要做的事情就更多了——除了应付接二连三找上门的片商、收集整理《沉默》舆情之外,她还要补充电影院的各种宣传物料,给记者们准备媒体资料包与伴手礼,忙得脚不点地。

相比之下,郑钱的忙碌就稍显‘空虚’了。

除了参加《沉默》的场后互动环节,以及参加柏林电影节‘天才训练营’的部分交流项目外,他还有很多时间被浪费在了国内外电影人们举行的各种聚会上。

用夏安的话来说,电影界就是大大小小的圈子构成的,每多挤进一个圈子,以后就有机会多得到一次机会,而类似柏林电影节里这种临时的小圈子,可能获得的机会就更多了。

郑钱倒是不在意能获得什么机会。

他只是对现阶段电影行业各种前沿的消息很感兴趣,而这类聚会,往往是获得第一手消息最好的地方。

几天时间在一片忙碌中转眼即逝。

十号晚上。

姗姗来迟的章紫衣在柏林举行豪华的派对,庆祝她的三十岁生日。作为来到柏林为数不多的华人剧组之一,《沉默的孩子》剧组也收到了邀请。

郑钱借口嫌那种地方吵闹,让两位女士代替他去了。

在栗娜看来,这是老板小心眼儿的另一个表现——因为《沉默》最终没有与《梅兰芳》达成联合放映,陈大诗人似乎不太喜欢与旁人分享自己的艺术时间。

不过也无所谓。

因为到了十一号,柏林电影节短片单元的奖项就率先揭晓了。

喜欢华娱:天才时代请大家收藏:华娱:天才时代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