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间,就见姜伊蕾一溜小跑从外面冲了进来,嘴里小声叫道:“——来了来了!我看见我们学院那个陆主任了!”
郑钱不知道她口中的陆主任是谁。
也来不及多问。
因为紧随姜伊蕾身后,不多时,就有十几道身影乌泱泱的进了楼,走在中间的几个看上去年纪都挺大了,郑钱能认出来的,就是副院长谢非;他旁边是另一位北电导演系的教授,同为四代大导的郑东天;以及导演系另一位主任教员侯克名。
其他几人应该是外面的,看着有些眼生。田状状、谢小晶、王红伟、曹保坪等几位学院里的资深老人还在这几位身后。
老周更是走在整个队伍最外围。
“——这就是你们学校的小金熊?”一个已经‘地中海’的圆脸老头儿笑呵呵看向谢非,拍了拍郑钱肩膀:“年轻有为啊,年轻有为!”
说着,自顾自进了电影厅,他身后,其他老家伙们也互相谦让着,纷纷鱼贯而入,竟没给郑钱自我介绍的机会。
周欣霞走在最后。
见所有人都进去,她才探着头向里张望了一下,声音很小的问道:“你之前说贾科长要来,他来了吗?”
“已经进去了。”
“哦,进去好,进去了好。”老周松了一小口气,看郑钱似乎有些心不在焉,用力拍了一下他的肩膀:“他们不跟你打招呼才对……打起精神!能不能过审,今天这场试映很重要!”
郑钱苦笑了一下。
他现在也知道很重要了。
不仅仅因为《摄影机不要停!》的北电试映场被安排在了学院的标准放映厅——这里是北电的传统核心放映场所,大概能容纳两百多人——还因为刚刚进去的那些老家伙们。
那天他和老周谈妥试映的事情时,距离‘下周一’只有不到五天,郑钱原以为老周会把试映安排在导演系的阶梯教室或者表演学院的小剧场——比较正规的试映,正常情况下,至少需要一周时间准备,比如按流程,提前一周向教务处申请场地,才能排到d楼标准厅的放映机会,再比如需要准备纸质邀请函与调查问卷,等等。
只剩不到五天,也难怪他当时产生那样的错觉。
直到老周把拟邀请人员的名单给他罗列了一下,让他准备邀请函的时候,他才愕然发现,这事儿有点儿超出他的预期。
因为名单里除了学校那些知名导演与教授外,还有一位电影局市场管理处的毛处长;一位资深导演余洋,长影厂的李谦宽、肖贵云夫妇,《当代电影》的主编张坚勇、传媒大学影视艺术系的副主任周永,等等——用更简洁的话来形容,电影审查委员会总共三十多个委员,今天来了九个,其中还有两个是复审委员会的。
这事儿其实办的有点儿擦边。
只不过《摄影机》挂了一个联合作业的名义,又勉强算得上‘中日合作的作品’,是在学校里试映,理论上请几位老师看一看,并不违规。
喜欢华娱:天才时代请大家收藏:华娱:天才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