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天一早。
郑钱回到北太平庄时,还带着几分莫名的心虚。
但当栗娜像往常一样抱着一沓文件走进办公室开始汇报工作后,他就立刻找到了平日工作时的感觉。
“——《摄影机不要停!》的高清数字带、审查表、主创人员登记表等相关材料昨天试映前就已经提交上去了,按照一般流程,最快也要到三月底才能拿到审查结果……”
“日暮那个翻译版本需要同步提交审查吗?”郑钱翻看着手边的材料,想起自己对这部电影的后续安排:“我们这部片子首先要在外面上映的……”
“没有规定要求境外上映的电影需要国内二次审查。”
栗娜幅度很小的摇了摇头,措辞却非常谨慎:“……但如果我们后续想要参加东京电影节,还是需要提前备案的。”
她很清楚郑钱对《摄影机》接下来的一些打算。
郑钱微微颔首,目光在申报材料中《摄影机》的演员名单上稍稍停留了一下,先看到杨蜜的名字,顿时想起试映结束后挨的揍,忍不住摸了摸胳膊被掐过的地方,然后脑子里的念头又不自觉从白臂膊开始跳跃了。
“——滕匆匆和申傲的短片还没有最后决定申报哪个电影节,需要您做出最终决定。”栗娜汇报的另一件事把年轻导演的思绪从旖旎的幻想中拉扯回泥泞的现实里。
郑钱叹了一小口气。
翻到下一份文件,定了定神。
年前立项的三部短片都已经完成后期,并通过了局里的审查。夏安的《调音师》按照最初的计划,已经投递到了戛纳电影节,按照她的推测,五月中旬才能知道能不能入围。而滕匆匆的《自杀热线》与申傲的《宵禁》却还滞留在两位导演手中。
这事儿其实也怪郑钱。
当初他掏摸出几个剧本,属于一时冲动,并没有长远的详细规划。及至短片拍完,在猫果树导演组里进行试映的时候,大家才愕然发现,撞题材了。
《自杀热线》与《宵禁》都包含自杀元素。
这类涉及‘人性探讨’风格的电影,最适合威尼斯,但如果两部短片投递到同一个电影节上,又难免要分出个高下,属于不必要的内耗。
“——我私下里分别跟他们两个聊了聊。”
栗娜总能在老板发话前把事情做好:“他们都推荐对方去威尼斯,然后他们自己选择去洛迦诺……”
郑钱挠了挠头。
在拿到小金熊之前,他对这几部短片还比较上心,但现在却感觉短片带给自己的‘边际收益’在递减——不论获奖的情绪感觉,还是短片的‘股票梦’——所以他并不想在这件事上浪费太多心思。
“抽签吧。”
他随手在文件边缘写下这三个字后,简单解释道:“反正威尼斯没有短片金狮,洛迦诺的奖金又比较高,选哪个都不是最坏的……让他俩尽快投递,公司还给他俩安排了其他任务。”
“……好的。”
栗娜记下处理方式后,顿了顿,反问:“你说的其他事情,是排程软件的开发吗?于凯教授今天凌晨发来一封邮件,关于开发团队的人选,是三个软件工程师……简历在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