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个举人,又是一个商贾之后,如何能够将一个通判拉下马?</br>
答,血招没有。</br>
问,一个刑部左侍郎,朝堂重臣,如何能将一个通判搞下去。</br>
答,说出俩字,抓了。</br>
刁文俊来到府城第二天,下令将代知府的通判抓了,罪名是欺君罔上。</br>
欺君罔上这四个字,很严重,严重到了几乎不可能出现在京城之外。</br>
城中各家府邸人心惶惶,纷纷打听内幕。</br>
内幕打听出来了,原来是刁文俊早在多日前就派人来到了府城,结果明明是肃县举人赵勋与监察副使陈远山破的案子,方云师想抢功,还没抢明白。</br>
至于欺君罔上,是因为刁文俊将报功的折子都发回京中了,还给宫中写了信,将方云师一顿夸,忍辱负重多少年,暗中调查遭了多少罪如何如何的,结果到了府城一看,根本不是这回事,方云师也说和他没关系,这的确和欺君罔上沾点边了。</br>
此时的府衙监牢中,赵勋蹲在铁栏外,望着披头散发怒吼连连的方云师,没有露出任何小人得志的嘴脸,只是感慨,感慨连连,官场,太特么凶险了!</br>
“本官要告御状,要见陛下…”</br>
“你们颠倒黑白,诬陷忠良,本官要见陛下讨个公道…”</br>
“本官是通判,本官是承泰年间的进士,是读书人,刁文俊,本官与你势不两立…”</br>
赵勋下意识摸了摸袖口的腰牌,无比庆幸自己成了亲军。</br>
说来说去,就是那一纸府衙张贴的告示,换了其他城镇,当事人不吭声,没人会当回事,大家慢慢也就忘记了。</br>
方云师不应该这么惨的,只是在错误的时间抢了一个错误的功劳招来了一个不应该来府城的侍郎罢了。</br>
方云师还在叫,一会叫嚷着要去京中告御状,一会叫嚷着要见吴府老爷吴达通,一会又骂赵勋莫要小人得志。</br>
赵勋很无语,他原本是想来小人得志一番,结果见了方云师这惨样,又毫无兴致了。</br>
“还没过脱敏期,走吧,先去办正事,等这家伙过了脱敏期再来问话。”</br>
赵勋摇了摇头,站起身,带着祁山离开了。</br>
方云师被抓后,刁文俊严禁任何人看望,除了马岩与赵勋。</br>
通过赵勋的观察,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事实。</br>
从官职来看,刁文俊比马岩高,高了好几个品级,而且人家是“官方认证的”,马岩属于是宫中“认证”,其实出了宫,除非主动拿出腰牌,不然没任何实际权力。</br>
二人,也同时天子心腹,马岩是暗中给天子办差的,刁文俊是朝堂上坚定不移站在天子那边的臣子。</br>
但是,从两个人的谈话以及刁文俊的态度来看,他对马岩是敬重的,这种敬重和马岩自身无关,应是跟天子远近亲疏有关。</br>
通过一件事就可以看出来,马岩,对赵勋百分百信任,因此,刁文俊也对赵勋百分百信任。</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