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兄请。”
莫秸举杯对酌,再没扭捏推让。
此情此景,让他想起常看到的一部综艺《向往的生活》。
隐居在此固然清静,但如果偶尔来个朋友做客,一起聊天喝酒也真惬意,最关键王维、孟浩然都是名人,自己何其有幸与他们结交。
大唐要有这个节目,莫秸真愿意免费出地盘,李白、杜甫啥的随便来,那真是心中向往的生活。
“这鸡做得好啊,我其实也会做饭,不过手艺不及你。”
“有这菜佐酒,得多喝几杯。”
“来来来,维之,杯莫停。”
“别说酒量浅,你们蜀人都能喝,李白就是个例子,再来!”
在莫秸的固有印象里,孟浩然应是个平淡的田园诗人,没想到真人竟如此外向,而且还如此好酒。
嗯,这一脸胡子,好酒正常。
孟浩然热情斟倒劝杯,莫秸也不愿扫兴尽力作陪,奇怪的是今天并没醉意。
按说唐朝的酒,酒精含量都很低,只要不喝得过量,一般都不会醉。
莫秸当时还纳闷,以为这具身体有问题。
现在想来,或是那日搭亭子做家具,自己身体太疲惫之故。
酒过三巡,一锅小鸡炖豆角野蘑菇,被两人吃了大半去。
孟浩然许是喝得尽兴,突然一脸好奇问莫秸:“维之,王摩诘被你的《消愁》激励振作,还说你比他唱得更好听,为兄能不能一饱耳福?”
“不能吧?”
莫秸听得一愣,随即说道:“我唱也只能清唱,而王兄能琵琶弹唱,我一定不如他”
“没关系,咱吃了不少肉,也喝了不少酒,正好找点乐子。”
孟浩然干了杯中酒,当即扶着桌子站起来,正色说道:“这样,虽然没人给你伴奏,我来给你伴舞。”
“啊?”
莫秸顿时懵了,心说您能伴舞?
就在他惊得挠头时,孟浩然已经大步走进茅屋,出来时手中拿着一柄剑。
好家伙,你所谓的伴舞,原来是舞剑?
孟浩然径直来到桌前,锵一声拔剑放下剑鞘,笑呵呵说道:“我学过几年剑,虽然没机会用于实战,但用来舞剑助兴,还是别有一番乐趣,我们开始吧?”
“呃要不还是小弟先唱?唱完再欣赏浩然兄剑术?否则我不能专心。”
莫秸听罢尴尬一笑,《消愁》词曲都较为伤感,舞剑助兴实在过于违和,于是婉转提出建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