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落下,教室内一片寂静。</br>
随即,雷鸣般的掌声轰然爆发,经久不息!这掌声,是对新起点的致敬,是对传道者的敬重,更是对那根银针所承载的千年智慧与济世精神的向往!</br>
“小陈讲课,总是能别开生面。”康兴朝笑着道。</br>
去年陈阳的课,康兴朝还记忆犹新。</br>
陈阳站在讲台上,看着那一双双被点燃光芒的眼睛,脸上露出了温和而坚定的笑容。</br>
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陈阳,很清楚,也只有这一群炙热的学生,才是最诚挚,最洁白的一群人,因而陈阳选择开设这么一门课程,培养学生们的中医思维。</br>
雷鸣般的掌声渐渐平息,教室里两百多双眼睛,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辰,紧紧追随着讲台上那个年轻的身影。</br>
陈阳手中那根细长的银针,在秋日斜照进来的阳光下,闪烁着内敛而坚定的寒芒。它不再仅仅是金属,仿佛成了连接古今、沟通师生的媒介。</br>
“我们常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陈阳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带着一种奇特的安抚力量,让原本因拥挤和兴奋而有些躁动的空气沉淀下来。</br>
“但于中医而言,这‘器’,不仅仅是这针、这药、这方......更重要的,是驱使这‘器’的‘道’——那便是思维。”</br>
陈阳放下银针,目光扫过前排一脸专注的墨浩博,掠过后面或好奇、或期待、或略带审视的面孔。</br>
“《黄帝内经》开篇《上古天真论》,不讲如何治病,却大谈特谈上古之人的生活方式、精神境界。为什么?”</br>
陈阳抛出了问题,没有立刻给出答案,而是留白,让思考在寂静中发酵。</br>
几秒钟后,陈阳自问自答:“因为它告诉我们,理解疾病,首先要理解生命本身!理解生命如何与天地、四时、万物和谐共处,理解当这种和谐被打破时,失衡是如何发生的。这,就是中医思维的起点——整体观,天人相应。”</br>
陈阳转身,在身后的白板上写下两个遒劲的大字:“象”与“数”。</br>
“‘象’,是现象,是外在表现。病人发热、恶寒、汗出、脉浮……这些都是‘象’。”</br>
陈阳解释道:“但中医不满足于看‘象’,更要通过‘象’去揣测内在的‘数’——脏腑经络气血运行的状态,阴阳寒热虚实的格局。这就是司外揣内。”</br>
说着陈阳拿起讲台上一个普通的玻璃水杯,举了起来:“好比这个杯子。我们看到它外形完好也就是象,但若轻轻敲击,声音沉闷则是另一个象,我们就知道里面可能有裂痕,就会揣测其内部状态,即‘数’。诊断疾病,亦是此理。望闻问切,就是收集‘象’,再运用经典理论这把‘钥匙’,去解读内在的‘数’。”</br>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br>
喜欢离婚后我的国医技能觉醒了请大家收藏:()离婚后我的国医技能觉醒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