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了四场比武,对面的方老大和陈钊的脸色没有丝毫变化,似乎早有预料,沈安将二人的表情看得真切。
就好像这十场擂台比武的胜负,提前就已经定下了。
擂台比武结束,金爷登上擂台宣布比武结果,总结陈词,盖棺定论。
在场吃瓜的江湖人纷纷兴尽离去。
方老大和陈钊脸上带着笑容,上前邀请武行众人参加宴席,金爷率先答允,其他武馆主们也只好跟着答应。
气氛从原本的剑拔弩张,变得一团和气,仿佛之前发生的算计、威胁和厮杀都不存在似的。
这就是江湖啊。
方老大和陈钊包下了城里最大的酒楼,大宴宾客,足足摆了几十桌。
宴席结束,武行的弟子们各自散去。
金爷为首的十二位武馆馆主则又去了趟金刚武馆,商议那三成码头生意份额的归属。
很快,渝城本地大小江湖势力纷纷赶来金刚武馆。
金刚武馆内举行了一场渝城内部的拍卖会,码头生意的三成份额进行了三轮拍卖。
至于另外一成则由金刚武馆保留。
金刚武馆只占股份,不做生意。
最终,南风武馆赢来的一成份额,被同义镖局以六万银元的价格拍下。
另外两成份额的价格也差不多,分别被一个叫白虎堂的帮派,和一个叫炼锋坊的兵器铺子拍下。
一个帮派,一个镖局、一个兵器铺,三家势力的生意不同,彼此之间基本不存在竞争,是天然的盟友。
三家联合起来,虽然敌不过连船坞和铁鹰门,但守住这三成份额却不成问题。
码头生意的部分所有权,对三家势力的原本生意都意义重大,能帮助他们把生意做的更广。
所以三家对这三成份额势在必得,都愿意花大价钱拍下。
而不让外来的铁鹰门和连船坞两家独大,这也是金爷的主要目的。
份额全部定下的几天后。
连船坞、铁鹰门、金刚武馆、白虎堂、炼锋坊、顺义镖局共同组成了一家新商会,经营管理码头的生意。
商会名叫联运商会。
因为金爷只占一成股但不做生意,又在渝城声望最高,自然而然坐上了第一任商会会长的位置。
渝城江湖自此彻底安稳下来,重新进入高速发展,原本因血饮教而大伤的元气迅速恢复。
短短几个月后,原本十室九空的南城区得到外来人口的填补,恢复了七八成。
渝城的各行各业从百废待兴,变得欣欣向荣起来,一天比一天繁荣。
相比三大帮派割据管理码头时期,现在的渝城因为码头只有一家商会管理,治安反倒变得比之前更加稳定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