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亮剑:我钱伯钧弃暗投明

关灯
护眼
第74章 大白水的烈焰防线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该咱们的铁锅阵上场了!”炊事班长孙大勺抡起炒勺敲击焊接成盾牌的三十口铁锅,锅底密密麻麻的弹痕在撞击下发出编钟般的轰鸣。

这个昔日的平遥镖师带着八名伙夫,顶着弹雨将集束手雷运往突击队,这一天来倒下的弟兄已经太多了,终于轮到他们炊事班展现自己平日的苦功。

负责运输弹药的弟兄有点忙不过来,孙大勺自告奋勇的站出来,火头兵里也没有任何孬种,都是铁打的三晋爷们!

这个总把“好火头军顶半个炮兵“挂嘴边的老兵,带着自己的弟兄,沿着火线前冲!

一口铁锅突然迸出火星,跳弹在锅底烙出好几个凹坑。

正是这个弹痕救了新兵李栓柱的命,他怀里抱着的德制24手雷距离心脏只差三指。

战防炮阵地腾起呛人的硝烟,炮手赵启铭布满血丝的眼球几乎贴住瞄准镜。

三天前被毒气弹灼伤的双眼此刻只剩模糊光影,但耳中却清晰捕捉到装甲车引擎的震动频率。

“十点钟方向,双车并行!”他凭着听觉转动方向机,汗湿的手指在高低机上微调半圈。

当九七式战车的柴油引擎进入共振频段时,他猛地踩下击发踏板。

最后一发37穿甲弹呼啸着贯穿两辆装甲车侧甲,在密闭舱室内引发二次殉爆。

钢铁破片如暴雨般砸落在铁锅盾牌上,孙大勺趁机将集束手雷塞进挡在他前面的一辆战车观察窗。

爆炸的气浪掀飞他的毡帽,露出头顶被弹片削出的月牙形伤疤---这疤是忻口战役首日留下的,此刻正随着狂笑在阳光下跳动。

“小鬼子尝尝山西老陈醋腌的手雷!”他抹了把脸上的血污,从腰间抽出切菜刀劈向试图爬出炮塔的日军装填手。

三百米外的隐蔽壕里,双目近乎失明的赵启铭正用刺刀在弹药箱刻下第七道划痕。

每道划痕代表一辆终结的战车,此刻刀尖却突然停顿---他听见某种不同于九七式战车的引擎轰鸣从东北方传来。

“是八九式装甲车!”沾满火药残渣的耳朵微微抽动,“柴油机转速每分钟2100转,距离四百米,两车间隔十五米!”

副炮手王海生根据提示急速装填,却发现弹药箱早已空空如也。

炽热的炮管突然被泼上冰水,赵启铭惊觉身前多了几个异常熟悉的身影。

竟然是炊事班的几个战士及时赶到了。

孙大勺的独臂撑着铁锅盾牌,让身后的战士将沾满脑浆的木箱重重摔到王海生脚下:“用这个送小鬼子回老家!”

木箱里赫然藏着三发用棉被包裹的钨芯穿甲弹---这是旅长特批的“棺材本”,弹体上还刻着“太原兵工厂1936年试制”的字样。

当八九式装甲车群突破火墙时,赵启铭的炮管已校准到极限仰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