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民国:烽火1937

关灯
护眼
第2章 不日完工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不过想想,工程款都变成宅子了,现在就是卖宅子那也来不及了。

竹石清只好应下,县里要求他今日要将三地的情况摸清楚,晚间向县长亲自汇报。

没别的,关系国家大事,竹石清义无反顾,点上两个新人,就朝牛首山去了。

这俩新人也甚是玩味,去年年底方才入县,现都在科里帮衬着。

一个湖北佬,姓方名文坚,身材魁梧,恨不得比竹石清高上半个脑瓜子,胳膊上郁郁葱葱,活像一保镖模样。

另一个姓赵,单字名千,目光狡黠,浑身干瘦,两眼内凹,脊背微屈,诚然看上去像个病秧子。

西面的牛首山并非一座孤山,其侧央山、祖堂山环绕,远处还有大段山,官山遥相呼应。

即便是没有带兵经验的竹石清都不禁感慨:

真是个兵家必争之地。

竹石清好读兵法,精通史书,这得益于师傅给他找了个好老师,老师有一句教诲竹石清始终铭记。

“生在乱世,当读孙子、武侯、岳武穆之书;生在盛世,当读孔孟、文景治世之书。”

年轻的竹石清竟真的问了一句:

“先生,此时算是盛世还是乱世?”

可惜,老师没有告诉他答案,直到老师远去,按书上的规律,新朝建立,往往能带来新气象,新图景,至少能过上几天好日子,唯独民国,自建立起的第一天,便命运多舛。

颠簸间,前方的群山已初见端倪,山脚下有一村落,唤作央山乡。

三人抵达村子口,勒绳下马,径直往村内而去。

乡里人也不眼拙,明摆着上面来了,连忙迎上来几个人:

“长官,各位长官,此番到此,所为何事啊?”

“把你们乡长喊出来。”竹石清摆上官架子,步子一步都不带缓的,“还有,把当地民团的头头也叫来,我在公所等他们。”

乡里一听,也不见这人自报家门,上来就要找乡长和民团,也不敢多问,找了几个年轻的小孩撒着腿就去了。

年过半百的乡长谢元化正在宅子里用膳,听到一个毛小子上门,喊着外头来人了,一时间差点没把汤喷出来。

今儿个也没人提前告诉我啊。谢元化骂了一句,赶紧起来整了整着装,还不忘吩咐两个夫人赶紧吃饭,这才准备往乡公所去。

对于乡里来说,掉下个芝麻大的官都够他喝一壶的,这江宁县划入南京,对谁都好,对他不好,没事就得挨检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精彩内容!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