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张图都让在座的专家震惊不已,有人激动得浑身发抖,有人则呆若木鸡,仿佛被雷劈中。</br>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教授缓缓站起身,声音颤抖:"李...李总工,这些...这些都是理论上可行的系统,但实际制造难度..."</br>
"不仅可行,而且我们已经有了具体的实施方案。"李明远自信地打断道,随即展示了一个小巧的晶体管样品,"这就是关键所在——晶体管。"</br>
"老天爷啊..."一位中年教授倒吸一口冷气,"这是...这是真的晶体管?不是样品模型?"</br>
李明远没有回答,而是将晶体管接入一个简易电路,灯泡立刻亮了起来。</br>
会场彻底沸腾了。</br>
几十名专家同时站起来,争先恐后地涌向讲台,想一睹这个"神奇小物件"的真容。</br>
人群中,不时传出惊叹声、质疑声和激动的讨论声。</br>
"不可能!这种程度的晶体管,即使是星条国也才刚刚开始研发!"</br>
"这是真的吗?我们龙国人自己做出来的?"</br>
"如果这是真的,那我们可能要跨越十年的技术差距啊!"</br>
李明远静静地站在讲台上,看着这群国内顶尖专家因震惊而失态的样子,嘴角露出一丝微笑。</br>
震惊过后,是无尽的疑问。</br>
专家们七嘴八舌地提问,从技术原理到制造工艺,从理论基础到实际应用,几乎每个人都有十几个问题要问。</br>
李明远沉稳地一一作答,对每个问题都能给出清晰精准的解释,甚至还能指出提问者思路中的盲点和误区。</br>
他的从容和博学让在场的专家们再次震惊——这哪里像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简直就是一位经历了几十年科研生涯的顶尖科学家!</br>
三个小时后,会议接近尾声。</br>
李明远宣布了组织架构:</br>
"根据专业方向,我们将分为四个核心组:计算机组、雷达组、火控组和基础元件组。"</br>
"元件组负责电子管和晶体管的研发与生产;计算机组负责整机架构设计与实现;雷达组专攻信号处理系统;火控组研究自动化控制技术。"</br>
李明远念出了各组组长的名单,全是顶尖专家。</br>
但他也明确表示:</br>
"虽然各组有相对独立的研究方向,但技术路线和关键节点将由我统一把控,确保各系统能无缝衔接,形成完整的技术体系。"</br>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br>
喜欢四合院:开局四九,军工天才请大家收藏:()四合院:开局四九,军工天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