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返九五豪门兄妹的财富征途

关灯
护眼
第295章 知识沃土上的多元绽放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2019年11月9日清晨,星城科技大学校长张明远的量子电脑发出清脆提示音。他揉了揉眼睛,点开财务系统,15亿的到账通知在屏幕上闪烁着金色光芒——这是星宁集团半年来对学校的第三笔专项拨款,涵盖教学科研、师资建设与学生奖励基金。“沈总果然信守承诺。”张明远喃喃自语,目光落在办公桌上的毕业生名录上,嘴角不自觉上扬。</br>

此时的校园里,智能广播正在播报早间新闻:“恭喜机械工程学院2017级学生团队,其研发的‘量子级精密机床控制系统’被星宁重工正式投产;人文学院‘未来城市文化生态’课题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立项……”学生们端着早餐从全息投影前走过,智能餐盘自动结算费用,食堂机械臂正忙碌地制作着各地特色美食。</br>

在新生报到区,来自职业院校的林小川攥着录取通知书,手指微微发抖。作为一名从职高逆袭考上大专的学生,他从未想过自己能踏入这座传说中的“科技殿堂”。“同学,需要帮忙吗?”志愿者递来智能导航手环,“扫描手环就能查看宿舍位置、课程表,还能预约实验室。”当林小川推开100平米的宿舍大门时,彻底愣住了——智能家居系统自动调节室温,书房的量子电脑预装着全套专业软件,大阳台上的自动种植墙已长出嫩绿的菜苗。</br>

“欢迎加入星城科技大学!”智能管家小星的声音响起,“您的专属学习计划已生成,建议今日先参观校史馆和量子实验室。”林小川打开平板,屏幕上显示着量身定制的课程表:除了大专基础课程,还有与本科生共享的“前沿科技讲座”“跨学科创新工坊”。“原来大专生也能接触到这些资源……”他喃喃道,眼眶微微湿润。</br>

而在研究生宿舍区,博士生导师李教授正带着团队调试新到的量子显微镜。“这台设备价值三千万,是沈总特批给我们生命科学学院的。”李教授指着闪着蓝光的仪器,“有了它,我们对癌细胞的研究能推进一大步。”团队里,来自普通本科院校的硕士生陈薇全神贯注地记录数据,她凭借在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获得硕博连读资格,如今正参与国家级重点项目。</br>

校园的“创新广场”上,一场别开生面的路演正在进行。大专生、本科生、研究生同台竞技:有人展示用3D打印技术制作的仿生义肢,有人演示AI辅助农业种植系统,还有团队推出针对老年群体的智能康养设备。评委席上,星宁集团的高管们频频点头,当场就与三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在星城科大,学历从不是限制创新的枷锁。”一位HR主管在采访中说道,“我们更看重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br>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