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叫啥?” “回好汉,额叫赵六。” 此时的赵怀安看着“朴实”的关中汉子,心中只有无语。 你哪是赵六,我看你是老六。 虽然被这老六上了一课,但赵怀安并不想如何,毕竟眼前的赵六没准认识自己,而自己也需要从此人身上弄到足够的信息。 最重要的,他要确定,他娘的,咱现在到底在哪里?在哪个时代? 赵六这会已经站了起来,哈着腰,低眉顺眼,腹诽赵怀安。 “哼,这瓜皮肯定是个逃兵,身上的衣甲明显是凑的,再看看那不顶事的箭术,亏他先人。” 赵六这样腹诽着,但忽然就看到地上躺着的三个南诏兵。 他们一个被砍断了脖子,一个被削掉了脑袋,最后一个被平整地砍掉了脖子,这是什么杀才? 这下子,赵六又不确定了,小声地询问: “好汉,不知道是黄帅帐下哪一都的?猛得很!” 赵怀安听了这话就皱眉了,瞪了过来: “嗯?你意思是不认识我?” 赵怀安可能不知道,此刻他浑身血迹,杀气腾腾,再这么一皱眉,直接吓得赵六又跪在了地上。 赵六再没有小心思,一口气都突噜了: “好汉,额是岐山人,平日务农,闲时吹乐。后面黄帅得了诏命,上任黎州,就召了咱们一群乡党一起南下,因额吹得唢呐,就进了军乐班子,实在没见过好汉。” 赵怀安不吭声,看了看那赵六跑路都带着的唢呐,对这话已信了大半。 但赵怀安还要诈一诈这个奸诈的关中人。 于是他敛容肃穆,将满是血迹的横刀架在了赵六的肩膀上,冷道: “所以你做了逃兵?” 赵六呆了一下,被眼前的逃卒这样泼脏水,委屈得快哭了: “哈怂才是逃兵?额是随黄帅一起奔的。那会战场大乱,谁晓得南蛮子又杀回来了,瓜皮的西川兵又不到,咱们守不住河,只能奔了。” 说完这话,赵六忽然看到赵怀安腰间的腰牌,再抬头认真看赵怀安的脸。 刚一圈下来,赵六光顾着慌了,还没好好看过赵怀安的脸,可现在一看,这不是牙军中的赵大嘛。 他登时大喜: “额的好哥哥啊,额赵顺啊,哥哥不认得额了?” 此时赵六欢喜急了,直接站了起来,都忘记自家肩膀上还顶着一把横刀呢。 赵六抓着赵怀安的手,激动道: “哥哥,你戏耍额赵六弄啥咧?吓得额差点尿都憋不住。” 赵怀安咳嗽一声,将横刀放下,顺着赵六的话说道: “赵六,咱在战场吃了一锤子,也是刚从死人堆里爬出来,命是保住了,但却忘了好多事。赵六,莫怪哥哥。” 赵六听了难过,忍不住又骂了起来: “都是瓜怂的西川兵,害得额……不,害得哥哥受苦咧。” 赵怀安本就要多了解局势背景,于是忙让赵六细说。 赵六是军乐班子的吹打手,平日就呆在主帅身边,所以莫看位卑,但小道消息却不少。 据赵六说,他们黎州兵一开始打得是相当不错的。 毕竟黎州兵设置的最初目的就是防御西面的吐蕃和南面的南诏,在整个西川军序列中,战力是靠前的。 南诏兵是十几日前杀到了大渡河外的。 时黎州兵马使的黄景复带领千人黎州兵主动迎击,他们趁着南诏兵渡河之际,断其浮桥,又于北岸设伏,终击溃南诏兵。 本来南诏兵已经撤了,但不晓得怎么回事,人家又杀了个回马枪。 二渡大渡河,黎州兵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直接丢了河防。 但黄景复此前已求援成都,所以即便丢了河防,他还是率军退守戍壁,等候援军。 可黎州兵坚守十日,依旧不见西川兵的人影,粮秣耗尽,不得已只能选择突围。 突围中,黎州兵被追击而来的南诏兵咬住,激战半日,千余黎州兵战死,其中就包括黄景复的五十名牙兵。 最后只有少数人随黄景复突围而出,但他们到底去了哪里,赵六就不知道了。 赵怀安发现赵六这个人是相当能说,嘴皮子叭叭的,不仅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讲清楚了,还在这个过程中增添不少光辉事迹。 什么他一路突围,光南诏兵就杀了十几个,说要不是脱力了,能让三个南诏兵逞凶? 不能够! 但赵怀安也不拆赵六台,反而还给情绪价值,一边听着,一边捧场: “对对对,你可真是老六。” 赵六听不出好赖话,只觉得能让军中有名的赵大夸着,美得很。 咱这老六,他赵顺是做定了。 说到这赵大,也的确是个好汉子,但不是听说赵大弓刀双绝吗?那刀的确使得漂亮,他那些个乡党没一个比得上的。 但这弓咋用得这样? 赵六还在想着,旁边的赵怀安又咳嗽了声,这才问道现在的年号,皇帝。 对于这个问题,赵六回不上来,因为他不认识字,也看不得文书。 不过他告诉赵怀安,新皇帝最近才被长安的老公们拥立,最新的年号还没有从长安发到黎州呢。 说到这个,赵顺还抱怨了一句,说这个月的饷钱还没发呢?该死的南诏蛮子就杀了过来。 听了这话,赵怀安心里却是一喜? 为何? 因为他赵怀安断定现在不是晚唐,毕竟晚唐哪会有牙兵不领工资就卖命的? 好啊,真好,只要不是晚唐就是好。 赵怀安心头一轻,只觉得日子有盼头了。 本来他还想再问问赵顺,但察觉到附近丛林有动静,担心血腥味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就让赵顺和自己一起打扫战场。 别说,那三个南诏武士装备倒是不少,除了他们自己携带的三柄短刀,还有矛剑、长刀,还包括两把精美的唐横刀。 除了这些外,赵怀安还从三具实体上摸到了三竹节的稻米饭,六块芋头,还有一块乌黑发硬的肉干。 赵怀安闻不出是什么肉,但还是将肉干揣进了包裹。 最后赵怀安还从一个南诏兵身上摸到了一个竹筒,是用芭蕉叶和红泥封着。 他以为这里面是酒,忍不住咽了咽口水,连忙揭封。 紧接着,一股浓烈的发酵味从赵怀安的鼻腔直冲天灵盖,这是什么怪味啊。 但这时候,赵怀安还安慰自己: “没事,这是咱老祖宗的手艺,地道的古法酿造,搁以前,想喝都喝不到。” 于是,赵怀安硬顶着给自己来了一口。 可下一瞬,赵怀安脸都青了,直接将喝的都吐了出来,破口大骂: “异端,异端,谁家把茶叶发酵着喝啊!真该死。” 说着就将手里的竹筒扔了出去。 …… 这会,赵六正套着皮甲,那是他刚从南诏兵身上扒下来的。 但即便这一领已经是三件中最大的了,可套在这个关中汉子身上依旧紧得慌。 他瞅着旁边赵大做怪,心里骂了句: “真是个瓜怂,喝个茶都喝不明白,看来这一路还得额照顾这怂。” 腹诽着,赵六手脚不停,拎着刚从南诏兵身上捡到的麻袋,就要将那些食物先装起来。 可赵怀安比赵六更快。 只见他将竹筒和芋头麻利地扔进行囊,然后理所应当吩咐赵六: “老六,剩下的皮甲、刀矛你也都带上,咱们后面路长着呢。” 赵六想说什么,但紧接着赵怀安就威胁道: “你还想不想我带你出去?” 这下子赵六能说什么?只能低头去捡兵刃、皮甲。 额老六能屈能伸,总有你赵大求额的时候,到时候不把你拾掇得服服帖帖,额就不叫老六。 而这边,望着低头干活的赵六,赵怀安嘴角一扬: “哼,还办不了你个老六。” 很快,两人又从南诏兵的实体上摸到了一些铜钱,上面写着“开元通宝”四字。 这一信息再一次加深了赵怀安的判断,现在肯定不是晚唐。 最后,见实在没什么油水可刮了,两个姓赵的这才沿着河谷地,往上游前进。 …… 这一路,赵怀安走得很轻松,不仅是因为河谷地更好走,更多的是多了个赵六。 你别说,这赵六真他娘的是个人才。 一路上嘴巴说个不停,还很有节奏,感觉不用拿唢呐都能来一首,所以赵怀安听得分外舒心。 果然,甭管哪个时代,搞艺术的,嘴上都有活。 而赵怀安也从赵六身上打听到了自己的一些信息。 一开始赵怀安见赵六喊他乡党,以为自己也是来自关中的,但赵六却告诉他,自己是来自寿州的。 好像是因为在老家犯了什么事,就跑到成都这边讨生活,然后被南下上任的大帅看中,选入了牙兵,后面更是做到了领十人的牙将。 说到这个,赵六还给赵怀安竖起个大拇指,佩服道: “乡党,你是这个。黄帅帐下哪个不是岐山乡党,偏就你一个寿春人,就这样还能出头。” 其实赵怀安也发现了,原先的赵大的确是个好汉,筋骨强健,而且杀性十足。 之前河谷地一战,赵怀安是没想这么杀的,可刀术下意识用起来,就是奔着人命去的。 其实前世的赵怀安也是个好武的,练过甲械、精通拳击、摔跤,平日又健身,在同龄中也能称得上一句好汉。 但再如何猛,一个和平年代的人都做不出那样的杀招。 别说杀人了,打人都要看看附近有没有摄像头。 可原身哪里是寿春人啊,他分明是长沙人,是真的杀人不眨眼。 也不知道这个时代的武人是不是都这样?但总归没坏处的吧。 这会,看着赵六还在那笑,赵怀安觉得有必要重申一下自己在小团体的威严,于是打压道: “老六,你少攀交情,你是岐山人,我是寿春人,搁谁乡党呢?” 却不想,赵六咧嘴露出一口黄牙,理所当然: “赵大,你姓赵,额也姓赵,你排行老大,额排行老六。真论起来,咱两个那是比乡党还亲。” 好好好,赵六你真他娘的是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