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包怎么卖?我说要5000,你要吗?我们还是一样样的来吧!”</br>
看来他刚才的想法对方没有认同。</br>
“行!那我们就先说说这几个冲锋号多少钱?”</br>
…………</br>
然后两人开始了讨价还价。</br>
从一个搞废旧回收的人的眼光看,这些物品首先是要过秤称下重量的,以确保稳赚不赔。</br>
朱老板就是那样,弄完一个类别,就记下账,然后根据他自己认为的情况,说出想卖的价格。</br>
最后:</br>
五个冲锋号,一起200块钱。</br>
(冲锋号的重量一般都不会超过一斤重。)</br>
两对铜镲,150元。</br>
大铜铃铛,200元。</br>
铜锤(兵器一对),300元。</br>
大小铜锣,200元。</br>
3个药碾子,一起200元。</br>
半袋铜杂件,一起300元。</br>
总价1550元。</br>
(要价并不高。)</br>
从刚才的接触中,他发现朱老板似乎并没有拿“响铜”说事,看来在这个年代,很多人还没有这个概念。</br>
“朱老板,这买了东西,我手里的钱又不够了,你稍等会儿,我去拿钱!”</br>
两人商量好价格,他略微有点尴尬的说道。</br>
“没事,手里不带太多的现金也是正常的,你拿了钱过来,再把东西拿走也行!”</br>
这样说好,常顺就返回了一趟出租房。</br>
还没捂热火的钱就又被他拿了出去。</br>
之前买了东西,手里只剩下二百多,加上这1000,还是不够。</br>
到了朱老板那边,由于两人之间的关系还没那么熟,他只好把之前商量好的药碾子还有两对铜镲留了下来。</br>
打算晚点儿把东西卖出去了再过来购买。</br>
刚才骑三轮车时,他发现轮胎气量不足,又借朱老板的打气筒给车子打了一些气。</br>
做完这些,常顺就离开了。</br>
骑着车子,他思索着,是去电话亭打电话给沈老板或者刘老板,让他们过来买东西,还是把东西送到古玩城?</br>
打电话的话,今天下午沈老板未必就有时间,另外在这边等,没有手机,联系也不方便。</br>
现在时间还早,不到一点半。</br>
又想了会儿,常顺还是打算骑着三轮车去一趟古玩市场。</br>
就这样,他骑着三轮车顺着马路向前走去。</br>
这年头,路口卖报纸杂货的电话亭不少,路过其中一家时,他停顿休息了会儿,然后给沈老板打了电话。</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