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他们对自己那么好。</br>
现在有了能力,自然不能吝啬。</br>
五人都买了东西留作纪念。</br>
爷爷、外公、五爷爷都是选的葫芦,常顺、常志武两人选的珠串。</br>
地摊上的东西不贵,但却是实实在在的天然物质,不是那种佩戴不如不戴的合成料。</br>
如果是合成料,哪怕再便宜,他也不想买、不会去买。</br>
在买东西闲聊时,常顺把他自己也是收古玩的事情告诉了摊主,还说了不在京城而是在沪市的事。</br>
这样两人就不是竞争对手,没那么多的矛盾冲突。</br>
同行是冤家,但只要不在一个地方,那就没有影响。</br>
哪怕是售卖现代物品,在这个年代,生意依然很好,不是后世那种供过于求的状况。</br>
10块、20块虽然看起来是小钱,但贵在走量。</br>
一半天哪怕只是售卖百八十个,按照对半的利润,那也是几百块钱。</br>
不要小看几百块钱,现在是2005年,人工工资还不高。</br>
这样售卖几天,就能抵得上大多数人的工资。</br>
并且不累,谈笑之间,钱都赚到了手。</br>
老板跟他聊天,知道了他这么年轻就懂很多连他都不明白的古玩知识,最后夸他前途不可<a href="https://www.qidianxin.com">新笔趣阁</a>!</br>
离开时,硬是多送了他一个小葫芦。</br>
往前又走过了几处摊位,在一处售卖拆迁区二手旧货的地摊前,他们停了下来。</br>
京城,作为全国最大的城市之一,这里的拆迁,常顺在坐车时,顺便也看过,有不少。</br>
特别是为08年奥运会做准备,美化城市形象,拆除或者建设的范围很大。</br>
“老板,你这两瓶酒多少钱?”</br>
在这人的摊位前看了一遍,常顺发现了两瓶老酒,于是把它们拿到了手里,问价道。</br>
酒是“二锅头”。</br>
他仔细看了看,这酒玻璃瓶,绿色,铁盖,顶上的塑封薄膜还在。</br>
商标上写的是“京城特产”、“二锅头酒”、“65°”、“国营京城永乐店酿酒厂出品”、“1984年3月17日”等文字内容。</br>
两瓶酒的年份是一样的,一看就是陈年老酒。</br>
“这是老酒,二十多年了,你要的话,给200块钱,100元一瓶。”</br>
摊主看了他一眼,然后说道。</br>
摊位上摆放出来的物件很杂,有:</br>
木盆、木桶、食盒、老煤油灯、算盘、制作饼子的模具、锻炼身体的刀剑。</br>
羽毛球拍、乒乓球拍、笔筒、砚台、烟灰缸、花瓶、花盆、各类生活用品瓷器、各种铁制工具以及一些旧书等。</br>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br>
喜欢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请大家收藏:()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