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

关灯
护眼
第491章 说实话,我们村就有专门捡铁的人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再次来到菜地区域,常顺跟李师傅就分开了,他接着之前没有看完的地方开始寻找着。</br>

这种寻找,是地毯式。</br>

到了10月底,有很多开荒的人种的菠菜、小青菜刚刚发芽。</br>

由于地面被人翻过,在雨水冲刷之后,土层面上的物品清晰可见。</br>

他的寻找,一方面就是集中在这样能看见大量泥土的菜地,另外一方面就是被人从渣土里捡出来扔到外面的那些砖块、石块、瓷片等。</br>

对于那种长得茂盛的菜地,就算他想寻找,菜遮挡住了视线,他也看不见。</br>

找了会儿,在一块种着上海青的菜地边上、在一些石头、瓦片的旁边,他忽然间看见了一个蓝色的小药瓶。</br>

这个小药瓶是琉璃——也就是玻璃的材质,高度约六七公分,肚大颈小,最大肚径有四公分左右。</br>

常顺把它捡起来看了看,表面有一层风化了的白色保护膜。</br>

对于琉璃制品,特别是老琉璃,有这样的保护膜很正常。</br>

他用手在面上随便摸了下,不少保护膜跟着自然脱落掉。</br>

不过对品相并没有太大的影响。</br>

相反,对于行家来说,更能看明白它是老物件,也就是所谓的开门。</br>

往药瓶里面看了看,能看见很多大小不同的气泡。</br>

这更能说明它是老货。</br>

药瓶的年份,至少能到民国时期。</br>

把它收好,常顺又在菜地表面以及其它位置看了起来。</br>

很快,在前面大约两米、一处低洼、有些积水的水坑位置,他又看见了好几个大小类似,但是颜色却不一样的药瓶。</br>

他迅速的把它们也都捡了起来。</br>

一共有8个,有两个还是在水坑的边缘、被一些水泡着。</br>

他是从水里把它们捡起来的。</br>

其中最大的一个药瓶,是扁壶形,高度接近10公分,肚部最大宽度约八九公分,颜色是琥珀色。</br>

其它的药瓶子,颜色大多也是蓝色。</br>

还有褐色、棕色。</br>

找完水坑区域附近的瓶子,常顺又把这块菜地其它地方完完整整的看了一遍,又找出来了4个。</br>

当然,他捡到的这些药瓶,也并非全部完整,有3个破损严重,没啥价值。</br>

看着这些瓶子,他觉得如果出售,完全可以说它们是鼻烟壶。</br>

毕竟鼻烟壶比一般的药瓶更值钱。</br>

而对于外行非专业人士,哪怕他说是鼻烟壶,人家也不一定清楚。</br>

另外就算以后购买的人知道了也无所谓。</br>

怎么说花了钱,他们买到的都是老货,比买到新货强多了。</br>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