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我并不清楚!不过你们可以留个电话,以后要是有同学打听,我可以让你们之间互相联系。”</br>
胡老师这样说,他俩就留了电话。</br>
之后又聊了几句就离开了。</br>
有人说最好的朋友,都是初中时候认识的,那个年龄的友谊最纯粹。</br>
高中、大学,多少会夹杂一些成年人的想法。</br>
他个人觉得友谊都是阶段性的,人都在成长,不论生命还是友谊,都是一个过程。</br>
“阿顺!你的这个初中老师人怎样?怎么一开始连你都不认识。”</br>
返回的路上,宋芫问他道。</br>
“还行吧!不认识是因为我初中时候太普通。</br>
那些学习成绩好的、长得好看的、或者说喜欢闹事的人,老师的印象自然是更加深刻。”</br>
这也是客观事实。</br>
另外提到老师的好坏,他突然间觉得以前的老师似乎要更好一些、更加负责任一些。</br>
那时都是勤劳的园丁。</br>
往后,随着商业化,教书育人变成了“培训机构”。</br>
除了日常教书,还会想着法赚点外快。</br>
全民搞钱的年代,不管是谁,都在想着如何搞钱,搞大钱,搞更多的钱!</br>
老师这个职业也不例外。</br>
不搞钱,房子、车子、结婚生子、各种各样的开支,那些钱从哪里来。</br>
或许这也是大环境的影响。</br>
不论以前好与不好,都已经过去。</br>
现在任何职业、行业,都是顺应潮流。</br>
“你要是去见你的初中老师,他(她)肯定也会认识你!”</br>
常顺又笑着对她说。</br>
“那是当然,不是说我好看,因为当时我可是班干部,学习成绩很好!”</br>
宋芫很自信。</br>
“班干部吗?具体是啥职位?”</br>
他一时间很好奇。</br>
“从小学到高中,我一直都是学习委员!”</br>
“那你挺厉害的!”</br>
聊着时,他们就到了停车的地方。</br>
“常老板!老板娘!我能去你们家里看看吗?”</br>
重新坐上车,张雨柔问他俩道。</br>
她这样问,他看向了宋芫。</br>
“你想去就去吧!等下午爸开车到了镇上,送其他客人时再把你送回去。”</br>
宋芫想了想,答应了。</br>
经过镇上的时候,张雨柔把她去常顺家的事跟她的二姐、父亲、弟弟都说了一声。</br>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br>
喜欢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请大家收藏:()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