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

关灯
护眼
第514章 不要就不要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两大串铜钱,都用铜丝串了起来。</br>

其中一串是小铜钱,数量有近500枚。</br>

另外一串是大铜钱,数量有46枚。</br>

它们的年份很杂,很多朝代的都有,不过还是以清钱为主。</br>

常顺主要是看了看大铜钱,里面有咸丰大钱,当十、当五十、当百,还有“天启通宝”背十一两,“大观通宝”折三、折十,“大中通宝”“浙”十。</br>

“洪武通宝”折十,元代八思巴文“大元通宝”折十以及一些大花钱等。</br>

数量最多的还是咸丰大钱,有二十多枚。</br>

里面的花钱,他看了下,发现有两枚“乾隆通宝”花钱很少见,钱币的直径很大,都有6公分左右。</br>

一枚是“背龙凤纹”花钱,另外一枚是“背双龙戏珠”图案花钱。</br>

钱币都是开炉钱,属于稀少品种。</br>

如果是真钱币,价值都能过万。</br>

十几年后行情好的时候,价格超过十万。</br>

因为之前发现了工地三件套,所以在看对方拿过来的这些物品时,常顺更加仔细。</br>

这两枚花钱,表面虽然看上去很陈旧,黑乎乎的,有古铜色的光泽,但以他天天触摸真钱的经验,两个花钱都不对。</br>

特别是把钱币放到石块上轻轻碰撞时,声音很脆,有些刺耳,不够沉闷。</br>

属于高仿,是假钱。</br>

不过其它的铜钱、铜元还好,基本上没啥问题。</br>

出门铲地皮,一些人拿一些假货混在真品里面让别人购买的情况也不是没有。</br>

他曾经听寻宝小说里面提到过,有人甚至专门去渣土场下套子,故意拿着假货扔到土面上,见有人走过来,然后从土堆上把扔掉的物品捡起来。</br>

说是出土的真品,忽悠别人购买假货。</br>

很多不懂行的人,会信以为真,花高价购买。</br>

之前在他把“三件套”放到长得瘦弱的那名50多岁的男人面前时,对方还是以“不懂行”的理由拒绝了购买。</br>

“你不是说还有银元吗?我再看看银元。”</br>

看完蛇皮袋里的东西,常顺对老者说道。</br>

“我们先把这些东西的价格商量好了再说!”</br>

对方并没有按照他的说法把银元拿出来。</br>

“这三样东西、以及这两枚大铜钱我不要!其它的我们可以谈价。”</br>

他说着把“工地三件套”拿到了对方的跟前,又指了指那两枚“乾隆通宝”开炉大花钱。</br>

“行!不要就不要。”</br>

姓刘的老者也没说啥。</br>

他解开铜丝,把两枚大花钱拿了出来,又把其它大铜钱串了进去。</br>

接下来两人商量了价格:</br>

青花西瓜罐,200元。</br>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