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小状元

关灯
护眼
第一百五十章 文坛盟主的“影响力”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进了王家后,潘晟和王世贞多有寒暄,一顿胡乱吹捧,实际上都是在说些虚无缥缈的东西。

潘晟也不忘介绍吕渭纶的身份,王世贞也只是行些客套的礼数,并未显得亲近。

真正让他对吕渭纶感兴趣之时,还要得益于一本书。

当潘晟和王世贞闲聊之际,吕渭纶偶然瞄到书桌上的一本书,在得到首肯之后便拿起阅读。

这书很怪。

封面只用草书写两个随意的字——话本。

翻开一看,吕渭纶惊掉了下巴。

这书的内容…

一边的王世贞注意到他的表情,便扭头严肃道,“吕老弟,可是这书有什么问题?”

吕渭纶顿了顿,没有立刻开口。

后,他轻声道,“这书是哪位高人作的?”

王世贞面上浮现出一些仓促而又紧张的神情,不过却没持续多久,转而就恢复如常。

“这书是我一位好友作的,他是世外之人,不愿别人知晓他的身份。”

“若你想有个叫法,便是兰陵笑笑生。”

吕渭纶心中满是质疑,他可是现代人,这书不就是金瓶梅吗,话本里的背景就是隆庆到目前的万历年间。

不过目前这所谓的“话本”还只有大概十万字左右,并不是太多。金瓶梅的完整版本应该是有100万字的。

但此时他不可能说些什么,只能表现出是因为无比欣赏这本书的内容。

金瓶梅算是一部揭露社会黑暗的词话本,这种书是不能让当权者看到的。

这个事,吕渭纶心里清楚,石头记也亦然,等到东窗事发再说。

随后,王世贞跟“虚伪”的吕渭纶秉烛夜谈,说很喜欢这话本,他自始自终都以为碰到了一个难得的知己。

其实,吕渭纶也就是跟他和稀泥。

到了最后,王世贞得知吕渭纶名下开有书店,且遍布金陵,便希望他拿出这话本去试试水,局部卖一下看看民间反应,并嘱咐不要告诉别人这事情跟他有关。

此事只他们三人知晓。

对吕渭纶来说,这都是芝麻大小的事情。

临走之际,他却只觉得心中有些不吐不快的东西,还是对王世贞进行了一番劝导。

内容就是告诉他,复古的局限性。

并以这本兰陵笑笑生所作的话本为例,跟他辩论了几回合,企图论证在文坛之上的任何关于文学艺术的东西都需要创新,需要革故鼎新,不能一成不变的借鉴前人。

就像这话本,内容新颖,甚至可以说是大不同与以前的词话本,这难道不是一种创新?

看得出来,这词话本对王世贞来说很重要,或者说他那所谓的好友对他来说很重要。

不过,吕渭纶总觉得,这兰陵笑笑生有五成可能就是王世贞本人。

事后,吕渭纶和潘晟各回各家。

几天后,王世贞本人写了一篇小文章,大部分的笔墨说的是自己遇到一个文学上的好友,虽没有具体提到此人是谁,但他却把吕渭纶在南京的事迹大概说了一遍,这下其实就等于明说了。

只要是南京官场上的人看了都会知晓。

在文章的最后,王世贞略提到了自己的主张,言语之中流露的是他有些后悔。

并不太认同自己曾经的一些看法。

但却没具体明说…

四月是个美好的月份,没过多久,吕渭纶就将金瓶梅的话本当到书堂里进行售卖,效果不错,这让他赚了不少钱。

但王世贞却不肯收钱,说让吕渭纶去买书,还要刊印,浪费人力物力,如果没赚钱的话,他于心有愧,这下结果不错,赚钱了,但是赚的这些钱就当是感谢吕渭纶肯信任他,无偿帮其售卖。

王世贞这一篇小文章也在南京引起了不小的影响,许多文人当然是注意到他在思想上的略微变化。

这种变化对文坛盟主来说可是难得一见的。

不论是一些情绪激进变革学子还是一些支持复古的文人一时间都纷纷打听,王世贞这文章里提到的人物到底是谁?

那些情绪激进的学子认为,这人是跟他们一种思想上的,定然有大才,否则也不会能说服王世贞,要去拜访一下。

支持复古的文人想的则是,为何他们心心念念的文坛盟主会听他的话?这人莫不是什么邪术?

四月中旬,吕渭纶的名气在文坛之中骤然崛起,有人骂,有人捧,褒贬不一,捧的多是一些年轻学子,踩的人群之中则以一些老顽固占多数。

但其实吕渭纶也就是随口一提,后经潘晟提点,他才知道,原来以往,根本就没人敢在王世贞面前这样否决他的复古主张,因为他的文坛盟主地位早就是板上钉钉的了!他算是第一个敢当面抨击复古的,可邪门的是,王世贞竟然还听进去了?

吕渭纶心想,可能关键是就是兰陵笑笑生这个人了,可王世贞跟他到底是什么关系?

四月份的时光从指尖溜走,对于文坛上的事,吕渭纶只当是一种无聊的经历,纵然偶尔有些文人会专门撰写文章喷他,他也并不在意。

很快,时间来到了万历九年的五月。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