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上午十点,罗燕正准备汇出一笔主楼基桩的定金,银行端口却突然弹出红色提示框:“交易失败,请联系客户经理。”</br>
她愣了一下,立刻拨通了建行对接人小吴的电话。</br>
对面语气有些尴尬又无奈:“罗姐,刚接到我们分行法务通知,你们账户被系统标记为‘争议账户’,进入冻结观察期,48小时内不得主动资金流出。”</br>
“什么争议?”罗燕眉头紧锁。</br>
“有一家材料供应商在工商仲裁系统提交了旧债对冲申请,说你们主体是春雷厂,欠了他们8.6万元水泥款,申请冻结同名账户。”</br>
罗燕手一抖,差点把话筒掉了:“这笔账我们从没见过!”</br>
她立刻冲进办公室,拉开账本翻了几页,脸色越来越沉:“我们92年成立后从未跟这家公司往来,前身是老集成厂的子项目,根本不在春雷财务线内。”</br>
李向东接到通知时,刚从施工区回来,汗还未擦干,听完沉默了两秒。</br>
“不是我们欠的。”</br>
他冷冷开口:</br>
“是别人借我们名义‘认账’。”</br>
话落,他一把关上账册,眼神如刀锋透出一句未说出口的判断:</br>
这不是催账——这是一场精算好的狙击。</br>
“这笔账肯定不是春雷出的。”罗燕语速很快,一边翻查会计科目,一边对李向东说,“建厂后我们所有采购都走正规合同,没这家公司。”</br>
王哥也凑上来,眉头紧皱:“你说水泥厂叫啥?”</br>
“佛山三强建材。”罗燕回头。</br>
王哥一听,脸色变了几分:“……等下,三强这名字我有点印象。”</br>
他走到角落,把那本92年初的“临时项目设备登记本”翻开,手指在一页页泛黄纸张中滑动,忽然顿住。</br>
“找到了。”</br>
他指着一栏,眉头拧得死紧:“张德明。92年年初,那时候还是旧集成厂的时候,他搞了个所谓‘宿舍扩建试点’,批了十吨水泥,说自己垫钱周转,回头走账——结果账一直没走。”</br>
李向东接过来一看,落款签名确实是:张德明,时任副厂长。</br>
“项目批文没完整流程,账没入主账,只挂在临时往来里——那时候也没人追。”</br>
“后来我们接手春雷时,只清了核定合同、正式账目,根本没人提起这些‘口头协议’。”</br>
罗燕低声骂了句:“他自己借的货,没钱付,把名头挂我们身上了?”</br>
“更要命的是,”王哥沉声道,“这供应商那会儿也想拖着,现在看我们起来了,就把旧账翻出来钉我们一口。”</br>
李向东没说话,目光落在那张字迹斑驳的表格上。</br>
他慢慢吐出一句:</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