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凉州现有的粮食,根本不可能撑到下次秋收,别说下次秋收了,甚至就连撑过这个冬天都很困难。</br>
没办法,之前长达一年的战乱,严重破坏了凉州的生产,大量土地抛荒,导致这次秋收收获的粮食十分有限,也就是凉州的人口减少了许多,不然恐怕这次秋收获得的粮食,连支撑三个月都不够。</br>
缺粮又缺御寒布匹,这便是整个凉州面对的困局,也是杨峥之前不愿出兵青州的根本原因。</br>
这些日子,杨峥一直都在想办法解决这两个困难,为此甚至不惜亲自接见了不少大商人,希望这些商人能从别的地方为凉州运来粮食和布匹。</br>
然而,如今的九州处处都缺粮草和布匹,且不提那些商人能不能为凉州运来粮食和布匹,就算能运来,价格也是奇高无比,杨峥手上虽握有大量从地主世家手里抄来的金银珠宝,但面对价格高昂的粮食和布匹,也只能望而却步。</br>
“二郎。”</br>
杨峥收敛脑海中杂乱的思绪,转头看向杨二郎道:“吩咐各地官员,责令各地织造府全力赶制御寒衣服,然后以市价卖给各地的百姓,尽可能的帮助百姓抵御严寒!”</br>
“是。”</br>
杨二郎先是领了命令,而后皱眉道:“大帅,以各地织造府的能力,即便能赶制出一些衣服,恐怕也是杯水车薪啊!”</br>
“我知道!”</br>
杨峥轻叹道:“可总比什么都不做来得好,不是吗?”</br>
杯水车薪,总好过坐视百姓冻死。</br>
哪怕织造府加急赶制出来的衣物只能挽救几百条生命,对杨峥而言都是值得的。</br>
毕竟他从来都不是白莲教教主那样的人,可以无视死在自己眼前的百姓。</br>
“也是。”</br>
杨二郎点了点头,正要离开,门外却是率先传来脚步声。</br>
一个传令兵脚步匆匆的走了进来,单膝下跪,对杨峥行礼道:“大帅。”</br>
“嗯。”</br>
杨峥轻轻点头,旋即问道:“什么事?”</br>
传令兵从衣兜里取出一封信件,一边递给杨峥,一边解释道:“这是从庸凉县送来的信件,信件是庸凉县唐县令亲自交给信差的,并吩咐信差务必将信件送到大帅手上。”</br>
庸凉县?</br>
杨峥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之色,庸凉县不仅是杨峥的老家,也是他最初的起兵之地,对于他而言,庸凉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他才会将自己亲自请来的大才唐清安排在了庸凉县。</br>
而唐清也没有让他失望,自上任之后便将整个庸凉县治理的井井有条,整个庸凉县百姓都在称颂着唐清的贤明。</br>
“老家来的信件?”</br>
杨二郎眼中亦是闪过诧异之色,好奇道:“大帅,这唐先生很久没跟你通过信了吧?”</br>
作为最早追随杨峥起兵的人之一,杨二郎也是认识唐清的,唐清还亲自教授过杨二郎识字,所以杨二郎一向称呼唐清为唐先生。</br>
喜欢寒灾荒年,他们村却连肥肉都嫌弃请大家收藏:()寒灾荒年,他们村却连肥肉都嫌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