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宋小农民

关灯
护眼
第1237章 中秋祭奠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没有巍峨的宫殿,安国的百姓腰杆子不硬,来朝贺的外邦会耻笑。</br>

潘小安思考了两天,还是拒绝了这个提议。</br>

安王住进新的宫殿,宰相住哪里?将军住哪里?</br>

安国还没有平定四方,便有了享乐主义,这是十分可怕的事情。</br>

安陆海官员见潘小安不像作伪,便提议让他在进一步,上尊号当皇帝。</br>

他们给出的理由很充分:名不正,言不顺,令无所行</br>

潘小安哈哈大笑。</br>

皇帝也好,王爷也好,无非就是个称呼。与农人,工人,甚至与街溜子并无二致。</br>

翻遍历史,称孤道寡者何其多也。可又有几人,真心为这一方黎庶?</br>

潘小安拒绝了这个提议。</br>

“安王,若你不当皇帝,手下的文武该如何进步?若有人自立为皇,咱们要不要臣服,听他号令?”</br>

潘小安冷笑:“诸君迂腐。跟随我之前,你们怎么不去追随辽皇,金皇,宋皇?</br>

又或者,你们怎么不去跟随宋江,田虎,方腊?</br>

若你们还是不能改变思想,趁早离开安陆海?”</br>

潘小安拂袖而去。</br>

众人围攻王大福。</br>

王大福只一句话,便熄灭了这些人的言辞凿凿:</br>

我自小便跟着小安叔。那时候,他也不过是小富人家的少爷。</br>

王大福短暂的回忆之后,忽有所感。他不由叹息:</br>

“诸位,你们忘记当初加入安陆海的誓言了吗?”</br>

安陆海一片静默。</br>

初心好说,初心难持。</br>

第二日,他们联名上了请罪折子。</br>

潘小安将请罪折子里的安王,换成了安国百姓。将自己的名字与众臣放在一起。</br>

向安国百姓及初心请罪</br>

这篇请罪折子,发在了安国周报上。一时间,安国百姓议论纷纷。</br>

随即,潘小安又在安国周报上发表了三绝不文。</br>

一:大业未成,绝不称帝</br>

二:宫殿官衙,绝不超过医学两院</br>

三:有安一朝,绝不遗忘初心</br>

三绝不文发表,纷纷议论便被熄火。安国朝臣清晰明白了,潘小安的想法。</br>

安国百姓清晰明白了,安国的施政政策。</br>

初心在,规章制度就在,法律条文就在。</br>

这三者在,百姓的恒产就在,老幼病残的福利就在,安国学子晋升的渠道就在。</br>

潘小安就这样搬进了金国旧皇宫。</br>

莫前川将旧皇宫破损的地方,做了修缮。陈旧的地方,做了翻新。</br>

莫前川怕潘小安说他浪费钱财。他告诉潘小安,这笔银子是他与众将领,还有王大福与朝臣凑的。</br>

他们还是希望,安王能住的体面。</br>

潘小安感动之余,也只能接受。大家分属同僚,原该互相帮衬。</br>

潘小安让张月如,把安王府内库的银子拿出来,专门成立一个基金库。</br>

这笔银子,将用作安国百官的房屋修缮费。这也算是为这些勤勉的人,谋一项福利。</br>

总之,这个时候的安国,是蓬勃向上的,有点私心,但私心很轻。</br>

而为了断绝群臣想让他住新皇宫的念头,潘小安提笔书写“安国学院”牌匾,将其挂在新皇宫的宫门上。</br>

潘小安要在这里建一所高等学院。他当仁不让,当了第一任校长。</br>

潘小安博学吗?当然不。</br>

他根本没时间做学问。可他偏偏又写了很多书。</br>

喜欢大宋小农民请大家收藏:()大宋小农民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