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堪破三千世相

关灯
护眼
第1章 尺蠖之屈——缩地术里的乾坤挪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沁园春·示弱藏锋》</br>

暗掩星芒,虚纳江海,潜龙勿求。</br>

看庄公克段,三年蓄势;陶朱三散,五湖扁舟。</br>

陈情哀表,枯荷听雨,负剑空垄自藏柔。</br>

最堪叹,那病虎巡山,垂翼南游。</br>

从来大智若愚。笑多少聪明反成囚。</br>

效牺牛断尾,自污避祸;寒蝉饮露,抱瓮灌畴。</br>

赤壁虚舟,红楼顽玉,总把锋芒敛入裘。</br>

千古事,问几回真拙,几度佯愁?</br>

“龙蛰深渊掩鳞甲,虎伏幽谷敛爪牙。</br>

莫笑尺蠖屈寸土,一伸丈量海天涯。”</br>

郑国深宫里的“愚主”</br>

春秋初年,郑国深宫中,少年君主寤生低眉垂首。母亲武姜为幼子叔段请封京城,这座城池城墙高逾百雉,远超祖制。群臣激愤,老臣祭足厉声谏阻:“京乃国之大患,封之必生祸端!”</br>

庄公却轻抚衣袖,叹道:“母亲所求,不敢违逆。”</br>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史官笔下“懦弱无能”四字未干,暗夜里的郑宫却另有一番图景——烛影摇红中,庄公与心腹暗查叔段党羽,细数京畿粮草。这般作态,恰似《周易·系辞》所言:“尺蠖之屈,以求信也。”蜷缩一寸,实为丈量天地。</br>

《周易》中的屈伸大道</br>

《易》之“乾卦”初九爻辞“潜龙勿用”,非是真龙无能,恰是飞龙在天的前奏。老子观自然悟道:“曲则全,枉则直”,看那冬日枯枝低垂积雪,来年春日反比挺直者更早抽芽。</br>

楚汉相争时,韩信受胯下之辱,非不能战,实为“将取固予”的生存智慧。如同山间藤蔓,遇巨石则绕行,看似退让,实则根系早在地下织成密网。今人职场常见此景:能者遇棘手项目,偏作束手无策状,待旁人焦头烂额时,方显游刃有余之功。</br>

示弱背后的三重心机</br>

(一)金蝉脱壳计</br>

北宋汴京茶肆中,曾有富商遇劫,立时瘫坐哭诉:“小老儿今日方知钱庄兑不出银两!”劫匪嗤笑离去,却不知库房暗门早已落锁。这“无能”哭喊,恰似庄子笔下栎社树:“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以无用之态避过刀斧之灾。</br>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