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堪破三千世相

关灯
护眼
第4章 病虎巡山——李密《陈情表》的哀兵策略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猛虎垂首似病猫,伏枥老骥声萧萧。</br>

莫道英雄气已短,爪牙暗藏慑九霄。”</br>

西晋草庐中的孝子</br>

泰始三年的蜀地深秋,李密跪在祖母刘氏的榻前。竹简上的《陈情表》墨迹未干:“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字字泣血,句句含悲。</br>

晋武帝司马炎览表叹息,却不知三百里外的涪城驿馆中,这位“羸弱孝孙”正与旧部密谈至天明。烛火摇曳间,李密腰间玉佩忽现一道裂痕——那是当年洛阳城破时,魏元帝曹奂赐予的螭纹玉。此刻裂纹如蛇,悄然爬过“汉故臣”三个篆字。</br>

魏晋风骨里的求生术</br>

(一)阮籍醉卧酒垆</br>

洛阳酒肆中,阮籍大醉六十日。司马昭为子求婚,他日日抱着酒坛鼾声如雷。世人皆道“阮籍猖狂”,唯山涛知其用心:“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这癫狂醉态,恰似王羲之笔下“东床坦腹”的王导——看似放浪形骸,实为避祸全身。</br>

(二)嵇康柳下锻铁</br>

洛水之滨,嵇康挥锤打铁,火星四溅。钟会率众来访,他头也不抬:“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这般狂傲,实则是将满腹经纶化作铁砧上的铿锵。正如《世说新语》所载:“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这孤松宁折不弯,却借锻铁之声传递着不屈之志。</br>

(三)刘伶鹿车荷锸</br>

刘伶乘鹿车携酒壶,命仆从扛锸相随:“死便埋我!”这般狂态震惊洛阳,却暗合《周易》“泽无水”之困卦。他在《酒德颂》中写道:“兀然而醉,豁尔而醒”,醉眼朦胧间,早将司马氏的野心看得分明。</br>

《陈情表》的三重机锋</br>

(甲)孝字为盾</br>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李密将儒家伦理化作金钟罩。正如汉代疏广散金教子,表面践行孝道,实为躲避霍光党争。这招“借壳上市”,比之后世范仲淹创设义庄,早悟了八百年。</br>

(乙)哀兵之计</br>

“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八字,将悲情渲染至极。此法源自孙膑减灶诱敌,却更胜一筹:孙膑示弱为攻,李密示弱为守。如同宋代苏轼被贬黄州,看似落魄,反在《寒食帖》中藏下“君门深九重”的讽喻。</br>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