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来自一位盗墓者的自传

关灯
护眼
弟484章 隔包摸宝拉关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他说我们北派有个叫“陆云”的年轻人,和我差不多大,甚至在盗墓技术和鉴宝能力上比我还强。</br>

这不可能,如果有,我早该听说这个人的大名了。</br>

男人过了二十岁就不是小孩子了,我并非想装比,只是他这番话勾起了我的胜负欲。</br>

要是不露两手本事,真当我是靠运气挣钱的野路子了?</br>

我靠的是实力,我是专业的。</br>

“就这个黑包是吧?”</br>

他点头。</br>

我没有拉开拉链,而是隔着包,上前一摸。</br>

首先摸到了一个硬硬的“圆筒”,这东西还有盖子,大小像是牙签筒一样。</br>

我没有犹豫说:“这是战国中期的一件玉卮,应该是白玉的,有盖子的少见,一百万起步。”</br>

“你怎么知道是白玉的?”他眼露震惊问。</br>

“这是过去诸侯贵族喝酒用的高等级酒器,目前出土见到的,十个里面九个都是白玉做的,概率学嘛。”</br>

我又摸到了第二件。</br>

这件个头很小,感觉像是个玉扳指,但一头高,一头低,断面呈斜坡状,中间还有道凹槽。</br>

这肯定不是扳指。</br>

我隔着包将这东西整个攥在了手中,感受了下分量,有了答案。</br>

“这玩意儿也少见啊,这是一件汉代的玉韘,对吧?”</br>

看他表情我便知道,我又猜对了。</br>

玉韘是过去有钱人带在大拇指上射箭用的,中间那道凹槽用来勾弓弦,这玩意儿汉代以后逐渐绝迹了,可以看成是扳指的前身。”</br>

我开始隔着包,摸第三件东西。</br>

“奇怪....不对,这玉璧怎么这么奇怪。”</br>

看我皱起了眉头,他在旁说道:“这最后一件东西来历特殊,我一直留在身边没有出手,如果不用眼睛看,不可能说出个一二三。”</br>

我隔着包,全神贯注,捏着这最后一件玉器,反复搓来搓去。</br>

首先,这肯定是件玉璧,因为边宽大于孔径,如果是边宽小于了中间的孔径,那就该叫玉环。</br>

奇怪的地方在于,这件玉壁左半拉能摸出来有“乳钉纹”,但右半拉非常光滑,似乎表面没有纹路。</br>

过去没有这种纹饰工艺。</br>

如果要是半成品,那左右壁肉厚度应该是一致的,但我能摸出来,右边比左边要薄些,大概边缘薄了零点几毫米。</br>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