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姑母是马皇后

关灯
护眼
第59章 天有不测风云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捷报传来,朱元璋立即传旨,命华云龙接管北平军务,常遇春、李文忠回京叙职。

半个月后两人率领三千骑兵回到应天。

朱元璋命皇太子朱标率百官前去码头迎接,应天府数万百姓自发前去迎接英雄归来。

小组织的成员们也几乎都去了。

反倒是马钰,并没有去凑这个热闹。

只是大家都不知道,当他得知常遇春平安归来,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了下来。

历史改变了。

应天码头,当全副武装的骑兵队伍,在常遇春和李文忠的带领下,参拜太子的时候。

现场的百姓发出了山呼海啸般的‘万胜’之声。

与之相对的,百官们的表情就有点复杂了。

历朝历代皇帝和太子的关系都很敏感。

你们这些大头兵竟公然参拜太子,是真不知道轻重啊。

知道你常遇春是太子的准岳父,可越是如此你不应该越避讳才对吗?

就不怕皇帝误会你们勾结,威胁皇权?

啥,你说皇帝和太子的关系一直很好?

懂不懂什么叫天家无亲情啊,在权力面前哪有什么父子。

对太子有好感的臣子,都露出了担忧的表情。

不少人已经决定,私下去提醒一下太子,要注意影响。

朱标自己丝毫没觉得有什么问题,表彰了将士们之后,就带着大家返回应天城内。

走到哪里,沿途都有无数百姓欢呼。

声音之响亮,在城内的马钰都听的清清楚楚。

朱元璋和马皇后自然也能听得到,都笑的合不拢嘴。

马皇后对身后的常妃说道:“现在你放心了吧。”

常妃先是连连点头,然后害羞的道:

“让娘娘见笑了。”

等了一会儿,朱元璋在内侍的提醒下,前往午门接受凯旋将士朝拜。

然后就是礼部官员宣读皇帝的赏赐。

这些都略过不提,一通礼仪之后朱元璋来到常遇春和李文忠面前,说道:

“哈哈…你们两个,可是给了咱一个大大的惊喜啊。”

常遇春咧着嘴正想炫耀,李文忠抢先说道:

“未请示陛下贸然出兵,末将之过也。”

“陛下不惩罚末将已感恩不尽,岂敢言功。”

朱元璋颔首道:“你们知错就好,以后不可再犯。”

“不过功是功过是过,这次你们确实立下大功,咱若是不赏将士们如何愿意为大明效命。”

之后还是宣布了对两人的赏赐,左右不过是升官和钱财。

对目前的两人来说,象征性大于实际意义。

但对于其他人来说,这就是最好的激励。

之后朱元璋又宣布在奉天殿宴请诸将,百官皆到场祝贺。

走到大殿,朱元璋看着满头大汗的两人,心疼的道:

“你看咱都高兴糊涂了,快给二位将军卸甲。”

立即有几名侍卫上前,协助两人脱去了身上的盔甲。

这可是八月盛夏酷暑难耐,两人的盔甲被太阳晒的烫手,他们本人有多难受可想而知。

等盔甲脱下来,里衣已经被汗水浸透。

朱元璋拉着他们来到群臣面前,说道:

“看看,都看看,这就是我大明的将士。”

“若无他们在前方奋勇杀敌,哪有尔等的荣华富贵。”

“若谁还不知足,休怪咱不留情面。”

群臣连道不敢,至于心里是怎么想的,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这时一阵风吹来,常遇春忍不住打了个激灵,眼睛也瞬间模糊起来。

朱元璋并没有发现异常,道:

“湿衣服穿着难受,去后面换一身干爽的再来吧。”

常遇春猛摇了一下头,让自己清醒过来,拍拍胸脯道:

“都习惯了,这么热的天一会儿就晒干了,何必那么麻烦。”

朱元璋也没有强迫,就拉着他们来到最前方坐好。

群臣也按照礼部官员的指引,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

宴会正式开始。

朱元璋先举起酒杯说道:“伯仁、思本此战辛苦了,来咱敬你们一杯。”

两人连忙起身,端起酒杯…嗯,常遇春的是酒碗。

谢过恩之后,一饮而尽。

众人纷纷叫好,常帅海量啊。

但就在这时,众人却惊讶的发现,常遇春身形摇晃起来。

手中的酒碗也掉落在地,‘啪’的一声摔的四分五裂。

接着他整个人就这么一头向地面栽了下去。

还好李文忠反应快,迅速伸手将他抱住,然后顺势放在地上,才没有被摔伤。

朱元璋也是大惊,一个箭步冲过来,急切的道:

“伯仁,伯仁,你怎么了?”

都不用他吩咐,一旁大太监孙福已经派人去找御医了。

朱标也是脸色大变,连忙过来查看。

群臣也都错愕不已,好好的这是怎么了?

李善长、刘伯温等人身份特殊,也围了上来仔细观察。

却发现常遇春身躯微微抽搐、口角流涎,人也已经失去了意识。

刘伯温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连忙对朱元璋说道:

“陛下勿动,常将军这怕是中风了。”

什么?中风?

大殿‘嗡’的一下就变得嘈杂起来,礼部官吏提醒好几次才将声音给压下去。

正常的晕厥还没什么,中风这可是要命的病。

就算运气好没死,也会有严重后遗症。

这几乎就意味着,常遇春的军事生涯结束了。

前一刻才刚刚创造了人生最辉煌的战绩,正意气风发。

下一刻就要面临这种结局。

如何能不让人错愕。

真就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啊。

朱元璋也是脸色骤变,中风?这怎么可能?

这时朱标猛地想起了什么,大声呼喊道:

“回阳丹呢,把回阳丹拿过来。”

一旁正焦急的蓝玉脸色大变,因为他早就不知道把回阳丹丢哪去了。

反映过来的朱元璋岂能看不出来,愤怒的道:

“废物,咱是怎么吩咐你的…”

这时一只手伸了过来,却是李文忠,拿着一个小盒子道:

“陛下,这是我的回阳丹,快喂常帅服下。”

朱标正想伸手,朱元璋先一步伸手夺了过来。

取出裹着金箔的丹药,掰碎用水冲着喂常遇春吞服。

还好他还有吞咽意识,很快就把药服下。

等把药喂下,朱元璋等人才稍稍定神。

发生了这种事情,宴席自然也就举行不下去了。

之后在礼官的引导下,群臣相继离开,只有几个重臣被留下。

过了有一刻多钟,郑良琦等三名御医,就在内侍的带领下一路狂奔而至。

只可怜他五六十岁的年纪,跑到这里已经是满身大汗,上气不接下气。

却也不敢歇息,立即就开始给常遇春检查。

只一眼他的心就沉了下去,这种症状他太熟悉了。

就在前不久才刚刚研究过,中风。

中风的原因有多种,但发生在武将身上,很可能就是卸甲风。

不过他还是做了详细的检查,确定了常遇春目前的状态,紧绷的脸色才好转了一些。

然后就取出笔写下药方,让人连忙去抓药。

朱元璋直到这时才敢出声问道:

“如何?”

郑良琦深吸口气,尽量让自己的呼吸平稳下来,说道:

“回陛下,常将军是中风之症。”

朱元璋脸色煞白,尽管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可当被确认他还是有些难以接受。

但紧接着郑良琦又说道:“不过目前常将军的状况尚算稳定,可是服用过回阳丹?”

朱元璋连忙道:“对,刚刚用了一颗。”

然后他希冀的问道:“可能治愈?”

郑良琦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道:

“经过臣等用药验证,回阳丹若服用及时,是可以减轻中风后遗症的。”

“如果中风症状不严重,甚至可以免除后遗症。”

“以常将军目前的情况看,臣也不敢断定能否彻底治愈。”

“但就算有后遗症,当也不会太严重。”

朱元璋心中升起了希望,道:

“好好治,一定要将常将军治好。”

“若他能彻底痊愈,咱重重有赏。”

就在这时,马皇后也急匆匆的过来,后面还跟着一脸惶恐的常妃。

“伯仁怎么样了?”

朱元璋连忙上前拉住她,给她介绍情况。

朱标看到泪眼婆娑的未婚妻,那叫一个心疼。

这会儿也顾不上什么礼节了,上前不停的安抚。

刘伯温等人都转过头,假装没有看到。

得知常遇春目前情况还算稳定,两人的情绪才稍稍稳定下来。

马皇后后怕的道:“稳定就好,稳定就好。多亏了钰儿的回阳丹,否则…”

众人这才想起马钰的事情,表情各异。

之前因为卸甲风的事情,马钰可是成了大家眼里的笑柄。

但现在…

他成了常遇春的救命恩人,是常妃的救父恩人。

就算是帝、后,也要因此承情。

常遇春所代表的军方势力,估计也会将他视为大恩人。

当初的嘲讽,此时全都变成了千百倍的收获。

朱元璋这会儿也终于想起了马钰,说道:

“马钰呢?快将他找来。”

马皇后也连忙说道:“对对对,快去将他找来。”

说不定他就有什么好办法了呢。

此时的马钰,正在家里处理家务事。

原因是他发现今日马八爷心事重重,午饭的时候,就连最喜欢吃的鸡蛋都没动。

于是就将他叫过来问道:“八爷,可是有什么难处?”

马八爷连忙道:“没有没有没有,就是胃口不好。”

马钰温声道:“咱们是一家人,遇到什么困难了就告诉我,咱们一起解决。”

“就算我解决不了,也可以去找娘娘求助。”

马八爷这才告诉他发生了什么。

听完后马钰心中也是非常无奈,其实一切还是因他而起。

他一个外人突然成了马皇后的侄子,享受了本该属于马氏一族的荣耀——至少马氏一族是这么认为的。

他们自然不高兴。

如果马钰接下来提携一些马家的人,给他们一些好处,这事儿也就过去了。

可问题就在于,他不想和马氏宗族有太多瓜葛。

就将马八爷推出来当挡箭牌。

马八爷倒也听话,马氏族亲那边来要好处的人,都被他给挡了回去。

这一下马氏宗族的人就不愿意了,可又不敢得罪马钰,于是就拿马八爷留在家里的亲人撒气。

虽然不敢伤害他们,但各种指桑骂槐,破坏地里的庄稼之事常有发生。

眼看着就生活不下去,他们只能给马八爷写信求助。

马八爷是又难过,又怕马钰误会不敢说,所以才一个人担忧。

得知事情经过,马钰歉意的道:

“此事责任在我,考虑事情不周全,让您的家人受到了伤害。”

“这样,您给家里写信,让他们全部搬到应天来。”

马八爷又惊喜又迟疑的道:“啊这…可以吗?他们除了种地,什么都不懂。”

马钰说道:“娘娘不是给了我们五百亩地吗,如果他们觉得在城里不自在,可以去庄园生活。”

马八爷高兴的道:“谢谢大郎,谢谢大郎,我这就给他们写信。”

当然不是他自己写,而是找管家帮忙。

等走到一半,他又回过头说道:“大郎你放心,我保证不会让那帮人打扰到你。”

马钰微微点头,道:“谢谢八爷。”

等他离开,马钰长叹口气,果然好处没那么好拿啊。

不过这也更加坚定了,他和马氏一族彻底切割的想法。

有些事情当断则断,否则必会为其所乱。

他们要是有不满意的地方,可以去找马皇后。

真要是有才华,以马皇后的性格,岂会真的不提携几个人过来?

还是那句话,就算没才能,当初朱元璋马皇后他们造反的时候,派人出来帮个人场也不行吗?

什么都不做,现在想要好处,纯属想多了。

将此事处理好,他就起身准备出去转转。

也不知道庆功宴举办的如何了,自己要不要等会儿去常家拜访一趟?

只希望常遇春不要因为卸甲风的事情,对我产生偏见啊。

就在他有一搭没一搭胡思乱想的时候,忽然见到门房带着一名内侍,一路小跑过来:

“马公子、马公子,快…快…入宫,陛下宣。”

马钰有些疑惑,道:“这位公公慢点说,陛下宣我何事?”

那内侍上气不接下气的回道:“常大将军在宴会上中风不醒,陛下让您进宫可能与此有关。”

马钰震惊的道:“什么?怎么可能?”

当下也不敢耽搁,赶紧跟着内侍往皇宫里赶。

一路上心里却乱糟糟的。

原本历史上不是写的,凯旋途中中风的吗?怎么变成宴会上了?

难道自己努力这么久,也没能改变他的结局吗?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