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面,我和林素直奔荷花池市场。这个成都最大的批发市场人声鼎沸,各色商品琳琅满目。药材区在市场的角落,空气中弥漫着复杂的中药香气。</br>
"陈草药"是家不起眼的小铺子,柜台后的老头戴着老花镜,正在用铜秤称药。见我们驻足,他抬头看了一眼:"买什么?"</br>
"茯苓、山药、芡实、莲子,都要上等的。"我说。</br>
老头又看了我一眼,这次目光多了几分审视:"做什么用?"</br>
"四神汤。"</br>
"哦?"他放下手中的活计,"现在年轻人知道四神汤的不多了。火候怎么掌握?"</br>
我知道这是行家在试探,便从容答道:"大火煮沸,小火慢炖四个时辰。中途只能加温水,不能加冷水,否则药性相冲。"</br>
老头脸上终于露出笑容:"懂行的。稍等,我给你拿好货。"</br>
他转身进了里屋,不一会儿捧出几个陶罐:"云南茯苓,温县山药,洪湖芡实,建宁莲子。都是道地药材。"</br>
我检查了品质,确实上乘,比普通药店卖的强多了。"以后就在您这儿进货了。"我递上名片,"在下程远,准备在青羊区开家药膳馆。"</br>
"程远?"老头突然瞪大眼睛,"可是青城山太清观的程远?着《青城药膳录》的那位?"</br>
我惊讶不已:"您怎么知道?"</br>
老头哈哈大笑,从柜台下取出一本旧杂志:"《中华中医药》去年登过你的文章,《论四时药膳调理》,我可是每期必读!"</br>
原来这位陈老先生是成都中医药大学的退休教授,开了这家店打发时间。他执意不肯收钱,说是给同行的一点心意,最后只象征性地收了成本价。</br>
"开业那天我一定去捧场!"陈老送我们出门时说,"成都的药膳馆不少,但像你这样有真才实学的可不多。"</br>
离开荷花池市场,我和林素又采购了些厨具和日常用品。回到出租屋时,天已经黑了。程明还没回来,林素开始准备晚饭,我则整理今天买的药材。</br>
门铃突然响起。开门一看,是程明,身后还跟着一个中年女子。</br>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br>
喜欢上善若水,寻安请大家收藏:()上善若水,寻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